三、睡前洗澡
洗澡是我們每天都會做的事情,因為洗澡可以幫助清潔我們的身體,洗凈身體的污垢,同時洗澡還可以促進全身的血液循環,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很有好處。
很多人知道洗澡對健康的好處,為了可以睡得舒服,很多人習慣上都會洗完澡直接進被窩睡覺,認為洗完澡人體溫度比較溫暖,此時睡覺會非常舒服。
其實大家洗完澡后躺在床上真的睡得著嗎?我想大部分人的答案一定是睡不著,甚至不少人還會覺得非常清醒。
洗澡放在任何時間段都行,唯獨不能放在睡前洗澡。這是因為洗完澡會讓人變得非常清醒,精力也非常充沛。
為什么洗完澡,整個人變得精神了呢?原來,在熱水的刺激下,身體的血液循環加速流通,而且也影響到大腦腦垂體褪黑激素的分泌。
褪黑激素是體內一大重要的分泌物,控制著我們的睡眠,當身體內褪黑激素的分泌增多時,就會增加人體的困意,使人想要睡覺。但是影響褪黑激素的分泌一個是光線,另一個就是體溫。
洗澡的時候,身體的溫度是會隨著水溫而上升的,此時褪黑激素的分泌就會被抑制,而且洗完澡后,身體溫度將持續一段時間,然后才慢慢降下來,這樣就導致在一兩個小時以內,褪黑激素都無法正常分泌,人體也就不會覺得困了。
所以晚上洗澡好在9點之前洗澡,這樣過了兩個小時后,身體也就自然感覺到困意想睡覺了。如果因為一些特殊情況導致洗澡時間比較晚的話,那么可以用冷毛巾敷頭,用物理降溫的方式使身體溫度降下來,這樣也有助褪黑激素的分泌,使人可以快速入睡。
四、睡前服用藥物
我們的身體不是機器,稍不注意的時候也會被疾病侵襲,所以為了可以治愈病癥,我們都會吃藥,尤其是在睡覺前,很多人都喜歡服用藥物后睡覺,認為經過一夜的睡眠,身體可以充分吸收這些藥物,病也就可以被治愈了。
但并不是所有藥物都適合睡前服用的,因為在晚上睡覺的時候,腸胃功能將會“停工”,此時藥物在腸胃中無法被消化,這樣反而不利于藥效的吸收,而且還會導致腸道功能出現紊亂,引起大腦神經的興奮,導致失眠。
不少人為了可以盡快入睡,不得不在睡前服用安眠藥。其實安眠藥好還是少吃,因為安眠藥是強行使大腦神經變得麻痹,這樣對大腦神經會造成損傷。
不僅如此,如果經常服用安眠藥,身體的耐藥性反而會增長,同等的藥量將無法使人快速入睡,同時也會引起體內的激素分泌出現紊亂,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同時也對睡眠非常有影響。
結語:上述四件事情是很多人在睡覺前都會做的,很多人往往習以為常,卻不知道做了這些事情才導致自己失眠睡不著。晚上睡不著非常痛苦,對身體健康也是很不利的,所以我們在睡覺前千萬不要做這些影響睡眠的事情,以免給身體健康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