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赤腳走
動作
選擇干凈平滑,鋪有鵝卵石的林蔭小路,光腳在小石子路上走路慢行。時間掌握在30分鐘為宜。
作用:通過增加足底筋膜、韌帶、穴位及神經末梢與凹凸不平路面的接觸機會,使足底的敏感區域不斷受到刺激,這些刺激信號傳入相應的心臟器官以及與之相應的大腦皮層,可調節身體各部分的功能,起到輔助治療某些疾病的作用。
4、變速運動
動作
一般來說,慢走步行速度為25~30米/分,快走步行速度為70~90米/分,相當于每小時5公里左右,慢跑速度為每小時6~7公里。步速一般以勻速為佳,亦可根據地形、地面結構狀況,采用變速方式。運動中,心率應控制在110~130次/分。
作用:作為一種有氧運動,它能改善心肺功能,放松肌肉。
另外,午飯后找個開闊平坦的地方,打打太極拳、做做深壓腿,或者扶著墻緩緩壓一下背,動作幅度不大,卻能放松肌肉,緩解長期坐著帶來的肌肉酸痛感。
飯后多久運動可以減肥
1、散步
懶美眉可以選擇散步,科研人員發現,飯后45分鐘左右散步20分鐘,熱量消耗得較快。
如能在飯后2-3小時再散步一次,時間大約20分鐘,那么,減肥的效果會更明顯。正確的健身步行應當是挺胸抬頭,邁大步。
2、慢跑
慢跑運動時間要持續到一個半小時以上,不能間斷,10分鐘或20分鐘的運動是不會消耗脂肪的,所以起碼也要撐到半小時以上!
3、減肥操
各種減肥操都可以嘗試,需要用30-60分鐘的時間,就怕你懶得動彈,你可以每天做到嗎? 注意事項:做完動作后,平躺一會兒,放松腹部,運動當中不要過于激烈,腦子里要想著腹部肌肉在運動。
飯后散步法
1.普通散步法
速度以每分鐘60~90步為宜,每次20-30分鐘。適合患冠心病、高血壓、腦出血后遺癥、呼吸系統疾病的老年人。
2.逍遙散步法
老年人飯后緩步徐行,每次5~10分鐘,可舒筋骨、平血氣,有益于調節情緒、醒腦養神、增強記憶力。
3.快速散步法
散步時昂首挺胸、闊步向前,每分鐘走90~120步,每次30~40分鐘。適合慢性關節炎、胃腸道疾病恢復期的老年患者。
4.定量散步法
即按照特定的線路、速度和時間,走完規定的路程。散步時,以平坦路面和爬坡攀高交替進行,做到快慢結合。對鍛煉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大有益處。
5.擺臂散步法
散步時,兩臂隨步伐節奏做較大幅度擺動,每分鐘60~90步。可增強骨關節和胸腔功能,防治肩周炎、肺氣腫、胸悶及老年慢性支氣管炎。
6.摩腹散步法
散步時,兩手掌旋轉按摩腹部,每走一步按摩一周,正反方向交替進行。每分鐘40~60步,每次5~10分鐘。適合患慢性胃腸疾病、腎病的老年人。
7.倒退散步法
散步時雙手叉腰,兩膝挺直。先向后退、再向前走各100步,如此反復多遍,以不覺疲勞為宜。可防治老年人腰腿痛、胃腸功能紊亂等癥。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有關于飯后運動的一些常識,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于飯后多久運動以及飯后適宜做的運動也是有所了解的。那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一定的要注意,飯后不能馬上運動,需要過一段時間才能運動。否則很容易影響食物的消化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