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動癥多表現在兒童身上,多動癥現在也越來越被重視,很多家長因為忙于工作而忽視了孩子。兒童心理問題越來越多,多動癥很難治,也很麻煩。小編今天推薦的是多動癥的表現有哪些?兒童多動癥的治療?兒童多動癥癥狀有哪些?
多動癥的表現
多動癥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確,目前多認為是多種因素引起的相互作用。
1.遺傳家系研究、雙生子和寄養子的研究支持遺傳因素是ADHD的重要發病因素,平均遺傳度約為76%。
2.神經遞質神經生化和精神藥理學研究發現,大腦內神經化學遞質失衡,如患者血和尿中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功能低下,5-HT功能下降。有學者提出了ADHD的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及5-羥色胺(5-HT)假說,但尚沒有哪一種假說能完全解釋ADHD病因和發生機制。
3.神經解剖和神經生理結構磁共振成像發現患者額葉發育異常雙側尾狀不對稱所致,在小腦等部位功能異常的興奮。
神經解剖和神經生理結構磁共振成像(MRI)發現患者額葉發育異常和雙側尾狀核頭端不對稱。功能MRI還發現ADHD患者存在腦功能的缺陷,如額葉功能低下,在額葉特別是前額葉、基底節區、前扣帶回皮質、小腦等部位功能異常激活。
4.環境因素包括產前、圍生期和出生后因素。其中與妊娠和分娩相關的危險因素包括ADHD患者母親吸煙和飲酒、患兒早產、產后出現缺血缺氧性腦病以及甲狀腺功能障礙。
與ADHD發生有關的兒童期疾病包括病毒感染、腦膜炎、腦炎、頭部損傷、癲癇、毒素和藥物。更多存有爭議的因素包括營養不良、與飲食相關的致敏反應、過多服用含食物添加劑的飲料或食物、兒童缺鐵、血鉛水平升高、血鋅水平降低與ADHD發生有關,但目前證據尚不充分。
5.家庭和社會因素及家長關系不和等等一系列問題都會誘發孩子病因的原因。
臨床表現
1.注意缺陷表現為與年齡不相稱的明顯注意集中困難和注意持續時間短暫,是本癥的核心癥狀。患者常常在聽課、做作業或其他活動時注意難以持久,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在學習或活動中不能注意到細節,經常因為粗心發生錯誤。
注意維持困難,經常有意回避或不愿意從事需要較長時間持續集中精力的任務,如課堂作業或家庭作業。做事拖拉,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或指定的任務。患者平時容易丟三落四,經常遺失玩具、學習用具,忘記日常的活動安排,甚至忘記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
2.活動過多表現為患者經常顯得不安寧,手足小動作多,不能安靜坐著,在座位上扭來扭去。在教室或其他要求安靜的場合擅自離開座位,到處亂跑或攀爬。難以從事安靜的活動或游戲,一天忙個不停。
3.行為沖動在信息不充分的情況下快速地做出行為反應。表現沖動,做事不顧及后果、憑一時興趣行事,為此常與同伴發生打斗或糾紛,造成不良后果。在別人講話時插嘴或打斷別人的談話,在老師的問題尚未說完時便迫不及待地搶先回答,不能耐心地排隊等候。注意缺陷、活動過多和行為沖動是ADHD的核心癥狀,具有診斷價值。
4.學習困難因為注意障礙和多動影響了患者在課堂上的聽課效果、完成作業的速度和質量,致使學業成績差,常低于其智力所應該達到的學業成績。
5.神經系統發育異常患者的精細動作、協調運動、空間位置覺等發育較差。如翻手、對指運動、系鞋帶和扣紐扣都不靈便,左右分辨困難。少數患者伴有語言發育延遲、語言表達能力差、智力偏低等問題。
6.品行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和品行障礙的共病率高達30%~58%。品行障礙表現為攻擊性行為,如辱罵、打傷同學、破壞物品、虐待他人和動物、性攻擊、搶劫等,或一些不符合道德規范及社會準則的行為,如說謊、逃學、離家出走、縱火、偷盜等。
7.成人ADHD對兒童ADHD不管治療與否,其中60%~70%到了成人仍然遺留有癥狀,部分可達到成人ADHD的診斷標準。成人ADHD的臨床表現與兒童ADHD有差別,以“注意缺陷”為主要表現,“活動過多”會減少。
由于患者沖動,行事魯莽草率,易于與同事發生沖突,容易因沖動而經常變換工作,開車容易沖動、不遵守交通規則造成交通事故。對成人ADHD患者的癥狀評估一般要求助于配偶、父母、同事或上司等與患者關系密切者。
治療
對導致ADHD病因中的環境因素進行早期的產前識別、必要的實驗室檢查,然后進行預防和治療。對幼兒園和小學兒童進行ADHD的早期篩查,在社區和學校隊重點人群加強ADHD相關知識的宣傳和培訓工作,提高家長、老師、基層保健醫生對ADHD癥狀的早期識別水平,及早讓患者診治,提高ADHD的早期識別水平和診治水平,減少疾病對自身、家庭和社會的危害。治療上,根據患者及其家庭的特點制定綜合性干預方案。
藥物治療能夠短期緩解部分癥狀,對于疾病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的一系列不良影響則更多地依靠非藥物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