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治療治療原則
1.控制關節及其他組織的炎癥,緩解癥狀。
2.保持關節功能和防止畸形。
3.修復受損關節以減輕疼痛和恢復功能。
4.晚期患者可行關節畸形矯形外科手術。
治療
1.患者教育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樹立信心和耐心,能夠與醫生配合治療。
2.一般治療關節腫痛明顯者應強調休息及關節制動,而在關節腫痛緩解后應注意早期開始關節的功能鍛煉僵直。此外,理療、外用藥等輔助治療可快速緩解關節癥狀。
3.藥物治療方案應個體化,藥物治療主要包括非甾類抗炎藥、慢作用抗風濕藥、免疫抑制劑、免疫和生物制劑及植物藥等。
(1)非甾類抗炎藥
有抗炎、止痛、解熱作用,是類風濕關節炎治療中為常用的藥物,適用于活動期等各個時期的患者。常用的藥物包括雙氯芬酸、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塞來昔布等。
(2)抗風濕藥(DMARDs)
又被稱為二線藥物或慢作用抗風濕藥物。常用的有甲氨蝶呤,口服或靜注;柳氮磺吡啶,從小劑量開始,逐漸遞增,以及羥氯喹、來氟米特、環孢素、金諾芬、白芍總苷等。
(3)云克
即锝[99Tc]亞甲基二磷酸鹽注射液,是一種非激發狀態的同位素,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緩解癥狀的起效快,不良反應較小。靜脈用藥,10天為一療程。
(4)糖皮質激素
激素不作為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首選藥物。
(5)生物制劑
目前在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上,已經有幾種生物制劑被批準上市,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療效,尤其在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4.免疫凈化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血中常有高滴度自身抗體、大量循環免疫復合物,高免疫球蛋白等,因此,除藥物治療外,可選用免疫凈化療法,可快速去除血漿中的免疫復合物和過高的免疫球蛋白、自身抗體等。如免疫活性淋巴細胞過多,還可采用單個核細胞清除療法,從而改善T,B細胞及巨噬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功能,降低血液黏滯度,以達到改善癥狀的目的,同時提高藥物治療的療效。
目前常用的免疫凈化療法包括血漿置換、免疫吸附和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去除術。被置換的病理性成分可以是淋巴細胞、粒細胞、免疫球蛋白或血漿等。應用此方法時需配合藥物治療。
5.功能鍛煉必須強調,功能鍛煉是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關節功能得以恢復及維持的重要方法。一般說來,在關節腫痛明顯的急性期,應適當限制關節活動。但是,一旦腫痛改善,應在不增加患者痛苦的前提下進行功能活動。
對無明顯關節腫痛,但伴有可逆性關節活動受限者,應鼓勵其進行正規的功能鍛煉。在有條件的醫院,應在風濕病專科及康復專科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6.外科治療經內科治療不能控制及嚴重關節功能障礙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外科手術是有效的治療手段。外科治療的范圍從腕管綜合征的松解術、肌腱撕裂后修補術至滑膜切除及關節置換術。
結語:得了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疼痛難忍,也是需要長期治療的慢性病。患者體內寒氣大,關節全部變形。常年臥床不起,類風濕關節炎很可怕,所以我們要以預防為主。得了類風濕關節炎不僅患者自己疼痛,家人也備受煎熬,為家人一定要積極配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