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血癥和暈車暈船不同,暈血癥是心理問題,暈車暈船是內耳平衡器官的生理問題。
暈血癥是一種恐懼癥,有特殊之處。蔣先生說:“一般的恐懼癥患者身處恐懼情境時,心跳會加速,暈血癥患者看到血時,短時內血壓會升高、心跳會加速,然后又會減緩。據斯坦福大學醫學院一項研究發現,暈血癥引起的頭昏、暈厥、惡心癥狀是一種血管迷走神經反應。”
迷走神經是什么?迷走神經從腦干延伸,通過脖頸、胸部,一直到腹部。它的作用是控制無意識的心跳和消化,可幫助降低心率、促進胃液分泌。對暈血癥患者而言,見血后引起的迷走神經反應會導致血管迷走神經反應,促使心率和血壓的降低。
減慢心跳降血壓
流血量就減少了
“暈血癥在遠古時期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也是一種生存策略。”蔣成剛說,在遠古時期的人們,狩獵時常常會受傷流血,或在耕種時被工具割傷流血,此時如果見血就暈,血壓和心率會降低,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失血量。研究證明,一些暈血癥患者的癥狀具有遺傳性,這也為上述進化論解釋提供了支持。除了遺傳,心理創傷也會引起暈血癥。
暈血癥有得治嗎?傅一笑說,目前用得比較多的治療方法是脫敏法,讓患者先深呼吸保持冷靜,慢慢地讓患者見到越來越多的血。由此延伸的還有暴露療法,即讓人經常處在血液很多的環境下,讓人從麻木到習慣。另外一種療法是心理對抗訓練,就是讓患者在看到血液時把血液想象成充滿安全感的紅色物體,比如可愛的玫瑰花、溫暖的太陽。
當然,沒有嚴重到影響正常生活的暈血癥,都不用治療。
長白發
壞干細胞清除不易患癌
日本研究人員發現,毛囊和人類的DNA一樣,會受到外在壓力的破壞。當壓力過大時,毛囊中分化為黑素細胞的干細胞就會死亡,頭發就會失去烏黑亮麗的風采。
日本金澤大學研究員說:“細胞內的DNA會受到外在條件不斷地攻擊和破壞,如誘導突變的化學物質、紫外線和輻射等。哺乳動物體內的單個細胞每天大約會遭遇10萬次的DNA破壞事件。如果干細胞分裂過程中出現基因損壞,色素制造的功能就會受影響,導致白頭發的生成。”
白發的生成是身體的自我保護。長白頭發表明生成黑色素的干細胞的基因遭到清除。如果這些被破壞了的干細胞沒有被清除的話,就會瘋狂復制從而形成癌細胞。也就是說,同等壓力下,頭發變白的人更不易患上癌癥。這項研究的結論表明,其他功能的干細胞群的死亡或過早分化也可能是在幫助身體抵御癌癥。
心碎
保護心臟免受過度刺激
許多人在遭受如痛失親人或失戀等巨大感情沖擊時,會感到胸痛、憋氣或呼吸短促。科學家將這種癥狀稱為心碎綜合征。英國研究人員的研究表明,心碎并不一定是壞事,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會保護心臟免受高水平腎上腺素過度刺激的危害。
研究人員表示,目前還不完全清楚如何對心碎綜合征進行治療,但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向心碎的人提供更多的腎上腺素或腎上腺素類藥物,不僅不利于治療,情況反而會更糟。
做噩夢
通過夢境提示我們保護身體
痛感本身是一種保護機制,人在清醒狀態下,可以很好地感知,從而驅動相應的部位做出相關動作。在睡眠中,意識不能清楚地感知,各部分分析處理功能也反應遲鈍,無法從知識區準確快捷地獲取相關內容,這樣可能就產生了與相應的痛感有關的噩夢了。當一個人做噩夢,通常是因為現實中心臟、肢體受到壓迫或者受涼熱等所致,當然也可能因為心理因素。這些客觀因素會使大腦不自覺地聯想,制造具有暗示的相關夢境提示我們醒過來以保護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