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為什么能長壽
由中國老年學學會評選的2011年“中國十大壽星”排行榜公布,來自全國各地的十位老壽星引起了人們對健康長壽的關注。
羅美珍,126歲,仍能上山打柴,下地采豬草。
田龍玉,118歲,還是頭發半黑,皮膚細膩,絲毫沒有老年斑……
他們是“中國十大壽星”中的兩位,據中國老年學學會副秘書長王峰介紹,今年的十大壽星中,年齡小的也有118歲,其中的六位老人還能繼續勞作,“有的老人一次提半桶水不是問題。”王峰說。
為什么這幾位老人年歲過百仍能保持健康,不受疾病的困擾?有哪些因素會影響人的健康長壽?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長壽具有家族特征
“中國十大壽星”已經評選了四屆,從歷屆的評選結果來看,壽星們大都有家族長壽的特征,羅美珍老人所在的廣西巴馬地區,百歲家庭屢見不鮮。田龍玉老人的父母將近90歲才去世,她的弟弟和妹妹仍然健在,一個年近100歲,一個年近90歲。“這說明遺傳基因對壽命的影響是具有共性的。”王峰說。
北京大學老齡健康與家庭研究中心,對影響老年人健康的因素做了長達十幾年的跟蹤調查,結果也表明,有些遺傳基因能夠預防疾病和保護健康、并有利于壽命延長,而另一些遺傳基因反而使老人易患疾病,損害健康,進而減少壽命。
據北京大學老齡健康與家庭研究中心主任曾毅介紹,與單一的疾病不同,老人是否健康和長壽,取決于各種器官和眾多細胞的協調平衡,因此,不可能是某個基因產生變異,而是很多遺傳基因共同作用的結果。
“可以將這些遺傳基因統稱為“老齡健康相關遺傳基因”。”曾毅說。“比如,對廣西巴馬長壽人群聚居地區的研究發現,這個地區人群DNA甲基化總體水平較高,并且白細胞端粒長度明顯長于一般地區人群,這說明DNA甲基化水平和端粒長度都可能影響健康長壽。”
生活方式可調控長壽遺傳基因
“我們對十大壽星的走訪發現,他們都生活規律,飲食清淡,并且都終生堅持勞作。”王峰說。
除了遺傳基因,生活方式和生存環境也是影響老人健康和壽命的關鍵因素。
曾毅表示,根據研究,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和生存環境會影響DNA的甲基化和人體組蛋白的修飾,從而影響基因的表達。“很多國際研究結果表明,人類壽命約有25%受遺傳基因控制,而其他75%取決于個人行為與環境等外因以及與遺傳基因交互作用的影響。”曾毅說。“所以,沒有家族長壽史的人也不必灰心,在生活中養成好的習慣,比如常吃蔬菜水果、豆制品、魚類,可以適度喝一些紅酒,不吸煙,堅持鍛煉,選擇環境好的地方居住,也能健康長壽。”
心態平和才能健康長壽
“十大壽星還有一個非常顯著的共同特點,就是他們心態都非常平和。”王峰說。
心理因素會影響老人的身體健康,比如消極情緒會使大腦活動功能降低,引起免疫力的降低,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焦慮、憂郁會抑制胃腸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對于老人而言,抑郁、煩惱、發怒這些消極情緒都可能引起心肌梗塞、腦溢血等疾病。”王峰說。
心理健康也是衡量老人健康的一個重要指標。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給健康所下的定義,老齡健康是指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個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種狀況,而不僅僅是指沒有生病或者體質健壯。
結語: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已經非常了解這些到底為什么會如此長壽了呢?一方面是他們有著很好的生活習慣,另一方面是因為有一個愉快的好心情。以上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相關知識,希望小編今天的介紹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