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甲狀腺囊腫
絕大多數是由甲狀腺腫的結節或腺瘤的退行性變形成的,囊腫內含有血液或微混液體,與周圍邊界清楚,質地較硬,一般無壓痛,核素掃描示"冷結節"。少數患者是由先天的甲狀腺舌骨囊腫或第四鰓裂的殘余所致。
5甲狀腺腫瘤
包括甲狀腺良性腫瘤、甲狀腺癌及轉移癌。有很多患者在查出了甲狀腺結節以后,認為沒什么,多補充點碘,自己就會好了,這種消極的意識是不對的。甲狀腺結節絕不會自己痊愈的,必須要積極及時的治療,為了方便患者對甲狀腺結節危害的了解。
以下情況要手術治療一是結節大于2~3 厘米,對局部有壓迫,或突出于頸部、影響外觀者;早期甲狀腺結節的治療。
二是生長在腺體下極的結節向前上縱隔延伸,擠壓氣管、食道及其周圍的大血管者。
三是B超檢查發現在此病基礎上有結節可疑為瘤變或癌變者。
早期甲狀腺結節的治療,如果患者的甲狀腺有3個結節,小的1厘米左右,大的2.2厘米左右,這種情況可以手術,也可以觀察。如果復查發現結節有增大趨勢,特別嚴重的惡性結節建議手術治療,畢竟手術傷害很大,一般要慎重。
亞急性甲狀腺炎常繼發于上呼吸道感染,春秋發病往往較多。亞急性甲狀腺炎多數發生在40-50歲婦女,主要表現為頸部疼痛,多一側甲狀腺有觸痛,并可出現發熱,關節酸痛等全身炎癥反應。部分病人可出現甲亢。查體多數病人一側甲狀腺質硬腫大有壓痛。
亞急性甲狀腺炎的病人血沉增快,血FT3,FT4正常或輕度增高,TSH正常或輕度降低;血清TPOAb常一過性增高。B超可發現甲狀腺體積增大,腺體內部病灶區呈低回聲或不均勻融合,邊界不清,形態不規則,并可有局限性鈣化灶。
亞急性甲狀腺炎是一種自限性炎癥,通常不需特殊治療即可自行緩解。但病人應適當休息,同時可給予強的松或消炎鎮痛類藥物以減輕癥狀。
1、身上長的腫塊,有10%的可能是惡性腫瘤。
有部分人有“身上長了個腫塊”的經歷,但是很少人把它當回事兒。“前些年電影里演了黑色素瘤以后,門診上多了很多人來咨詢,自己臉上的黑痣是不是黑色素瘤,但在平時,大家卻很容易忽略身上長的腫塊,那些長在皮膚下的沒有顏色的腫塊,有可能就是肉瘤。”
肉瘤這個名字,乍一聽跟癌癥不掛鉤,好像并不可怕,實際上并非如此。“從不同組織來的惡性腫瘤名稱不一樣,我們常聽說某些臟器的癌癥,肺癌、胃癌,這些是由上皮組織形成的,統稱為癌,而由結締組織,就是我們常說的脂肪、纖維、肌肉、血管、神經等的惡性腫瘤,統稱為肉瘤,有些肉瘤惡性程度低,有些肉瘤惡性程度比較高,比如惡性黑色素瘤。”
有些人在軀干或者四肢上長個腫塊,這個腫塊90%以上都是良性的,常見的就是脂肪瘤,但是其中有大約10%是惡性肉瘤,而且即使是良性瘤,也有很少一部分可能轉變為惡性瘤。
因此,他提醒大家,別把長個腫塊不當回事兒,一定要盡快檢查確診。
2、確定身上的腫塊是良性還是惡性,核磁共振準確。
那么,怎么分辨長的腫塊是良性還是惡性呢?一般有經驗的醫生摸摸,結合腫塊生長情況與必要的檢查如核磁共振就能知道個八九不離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