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肝臟有排毒時間表?
網上流傳的排毒時間表
流言:經常可以看到有“人體排毒時間表”這樣的說法,大多把人體的系統器官都給安排了一個特定的時段,特別是晚上 11:00~凌晨 1:00人體的肝臟會進行排毒。
真相:肝臟是人體大的腺體,不僅在糖蛋白質脂肪激素維生素的代謝方面與全身各組織器官密切相關,而且有分泌排泄生物轉化的作用,肝臟的“解毒功能”其實是一個生物轉化過程。
以酒精為例,酒精 90%~98% 經肝代謝(其余經腎和肺代謝),一個 70 kg 體重的人,每小時代謝酒精的量為 7~14 g。這個過程產生的代謝產物對人體有毒,如果想減少肝損害,主要靠的是不喝酒。
就肝臟的解毒功能來說,其實它是個小時工,也就是說,人什么時候喝酒,它什么時候啟動針對酒精的解毒功能。晚上 11:00~凌晨 1:00 這個時段,要是沒喝酒,也就不存在解毒這回事了。
5、“僵尸肉”真的存在嗎?
流言:6月下旬,有媒體在報道海關總署組織的打擊凍品走私專項行動工作時稱,有“70后”豬蹄、“80后”雞翅等封存三四十年的“僵尸肉”通過走私入境進入餐廳。“僵尸肉”一詞迅速占據媒體和網絡版面,消費者談到冷凍肉為之色變。
真相:根據記者核實,相關報道涉及的長沙海關、南寧海關、南寧公安,以及南寧食品藥品監管局均否認對外發布過所謂“僵尸肉”的消息,在實際工作中,也未查獲過封存時間長達三四十年的走私肉;7月12日,國家食藥監總局、海關總署、公安部聯合發布通告,稱“在今年查獲的走私冷凍肉品中,有的查獲時生產日期已達四五年之久。”也就是說,有查獲生產日期幾年的走私凍肉,但未查獲有封存幾十年的凍肉。
南京農業大學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彭增起教授認為,不考慮成本、人力、當時技術水平,極長時間的冷凍對于凍品品質的影響是相當大的,媒體報道的肉品長達40年的冷凍儲藏并不現實。“僵尸肉”的說法是放大公眾對食品安全的恐慌。
6、吃覆蓋保鮮膜的西瓜可致命?
流言:日前,安徽省合肥市一名50歲的趙女士,吃了半個包裹了保鮮膜、放在冰箱中冷藏兩天的西瓜后,出現嘔吐、腹瀉、發燒癥狀,險些喪命。有傳言說,西瓜上覆蓋保鮮膜是導致趙女士險些喪命的“元兇”,因此建議夏季冷藏西瓜好不要使用保鮮膜。
真相:僅僅因為食用包裹了保鮮膜的西瓜就將保鮮膜認作“元兇”未免有些草率。食用包裹保鮮膜的西瓜和導致生病住院是否構成因果關系值得商榷。空氣中本來就存在各種各樣的微生物,同時也會存在少量的致病微生物,如果西瓜接觸到了這種致病微生物,就可能會導致人生病。但是不同的家庭,環境和空氣中的微生物也是不同的,因此并不能一概而論。因為冰箱中儲存有各種各樣的食物,而西瓜上覆蓋保鮮膜大的作用是防止冰箱內的食物進行交叉感染,因此不包裹保鮮膜反而是不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