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運動鍛煉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而當氣溫達到35℃以上,要停止運動,以靜制動,并保持充足的飲水。同時,應隨身攜帶一些人丹、風油精、清涼油、藿香正氣水等常規(guī)的防暑藥物。
3、合理睡眠
專家稱,中暑的發(fā)生還與睡眠有關,人們好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保證充足睡眠才能精神飽滿,增強身體抵抗力。
4、空調溫度別調得太低
專家表示,如果在家中,感覺到熱時要借助自然風和地上灑水或電風扇、空調來降溫。電風扇好不要對著自己吹,使用空調時一定要注意適時開窗通風。辦公室也要合理設置空調溫度,室內(nèi)溫度在26℃運行一段時間后,設置為27℃為佳,千萬不要把空調溫度調得太低,空調溫度應控制在與室外溫差5℃~10℃之間,否則室內(nèi)外溫差太大,反而容易中暑、感冒。
5、出行躲避烈日
夏日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好不要在10點至16點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個時間段的陽光強烈,發(fā)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如果此時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有條件的好涂抹防曬霜;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
此外,在炎熱的夏季,防暑降溫藥品,如十滴水、仁丹、風油精等一定要備在身邊,以防應急之用。外出時的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老年人、孕婦、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別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溫季節(jié)要盡可能地減少外出活動。
三伏天的防暑降溫常見誤區(qū)
誤區(qū)一:洗腳用涼水無所謂
說起用熱水洗腳,很多讀者朋友覺得那是冬季做的事兒,夏季用涼水洗腳舒服。但實際上,人體腳底的汗腺較發(fā)達,夏天出汗多,用涼水洗腳,會使已經(jīng)擴張的毛孔驟然關閉阻塞,鍛煉后肌肉疲勞、緊張度增加。經(jīng)常這樣做,不但會使腳受涼遇寒,時間長了還會導致排汗機能障礙。
夏季暑多夾濕,脾怕濕,濕氣阻滯在脾胃,就會出現(xiàn)沒胃口、愛犯困、沒精神等表現(xiàn)。夏季人體陽氣旺盛,用溫水泡腳能更好地刺激經(jīng)絡,振奮人體臟腑機能,有助于祛除暑濕,預防熱傷風,讓人精神振奮,增進食欲,促進睡眠。
誤區(qū)二:長時間使用空調降溫
在空調房里待的時間過長,也會引起渾身酸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有時還由于鼻腔過于干燥而發(fā)生鼻出血,或者發(fā)生感冒、發(fā)燒,甚至引起支氣管炎、肺炎和腸胃炎等疾病。
室內(nèi)溫度不要低于27℃,室內(nèi)外溫差不超過8℃。開空調的房間不要長期關閉,要經(jīng)常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