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藥后不要過分活動以免藥物移動脫落。有些人貼敷后會出現一些局部皮膚反應。周繼樸介紹,一般來說輕微的皮膚發紅或冷熱感覺屬于正常,如果皮膚特別紅,需要縮短貼敷時間,以4-6小時為宜,如果短于4個小時的話,可能會影響療效。
有的病人在貼敷后局部皮膚起小水泡,周繼樸表示,這種情況輕者一般不需處理,但應保持皮膚干燥、清潔,切勿抓破水泡以防感染,如水泡較大或破潰則需來醫院門診進行相應處理。
如果貼敷后皮膚局部出現刺癢難忍、灼熱、疼痛感覺時,專家則建議應立即取下藥膏,禁止抓撓。出現這樣的反應后,也不宜擅自涂抹藥物,一般可自行痊愈。
貼敷需連續堅持3年
至于具體的貼敷時間,在每一伏時需各連續貼敷三天,每天貼敷6-8小時,如皮膚無不適,亦可適當延長時間,但一般不超過24小時。
有些病人貼敷一年覺得效果較好,第二年就停止貼敷了,好能連貼三年,這樣鞏固效果較好。三年為一療程,病程長的患者可適當延長療程
冬病夏治每三伏為一個療程,一般需連續貼敷3年,也就是3個療程。第一次接受治療的病人,在冬至加強一個療程可加強療效。
只有堅持按療程治療,才能保持藥效的發揮,經絡才能處于持續興奮應激的狀態,對病邪的祛除才能保持力度和慣性,效果才會更好。而每錯過一季伏天,就意味著患者的康復至少要向后拖延一年。
治養結合才能提高療效
貼敷并非貼完就萬事大吉了。在敷貼期間需要注重飲食起居等各方面的調整,才能提高療效。
周繼樸表示,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即使在三伏天也要在飲食、生活上有所克制,不要和正常人一樣乘涼休閑、避暑,以配合治療,達到佳效果。
在起居方面,需要做到的就是遠離空調。因為進入空調房后,皮膚會因遇冷毛孔收縮,影響藥物的滲入,同時也會降低經絡傳導的速率和活躍性。貼敷當天更是應避免過度吹電風扇、空調,保持開窗通風。
充足的睡眠和樂觀的情緒也很重要,每晚保持7~8小時的睡眠可使全身肌肉放松,神經緊張得到調整,從而提高經絡穴位對藥物刺激的識別,引導藥效直達病灶。而研究表明,平和樂觀的情緒可使機體免疫功能處于一種佳狀態,這種狀態有利于頑疾的治療和康復。夏季氣候的影響使一部分人心情煩躁,易于激動,因此,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特點通過轉移注意力、聽音樂等方式有意識地克制自己的這種情緒。
貼敷期間適度的鍛煉也有助于帶動體內滯留的寒氣發出體表,同時增強體質和機體的抵御能力。
飲食方面則要少吃冷飲。冷飲一方面可傷及脾胃的陽氣,使本已陽虛的體質更加虛弱;另一方面,冷食可使沉積在體內的寒氣凝滯,向外發散時困難,影響治療效果。貼敷期間還應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少食肥甘厚膩、生痰助濕的食物,禁食海鮮、蝦等易發物,以免影響治療效果。
結語:以上就是三九養生堂為您總結的內容,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家知道三伏灸有哪些作用了吧,夏季進行三伏灸可以幫助你緩解疾病,預防冬季復發,所以大家可以嘗試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