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是在高溫和熱輻射的長時間環境作用下機體發生了體溫調節的障礙,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和神經系統的功能受到損害的癥狀的總稱。顱腦有疾患的病人、身體虛弱的老人和產婦的耐熱能力更差,屬于比較容易中暑的人群。如果發生中暑不給予迅速有力的治療,將會發生抽搐,造成永久性腦損害或腎臟功能極具衰竭,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中暑的急救
在烈日高溫環境下長時間工作,身體調節體溫的能力不能適應長時間的外界高溫,體內產生的熱能不能適當的外散,積聚而產生高熱則稱之為中暑。患者中暑時,一般表現為:頭痛、暈眩、心悸、惡心,然后停止出汗,體溫急劇上升,如果發現身邊有了中暑癥狀的患者,先把患者轉移到陰涼通風處,避免陽光直射,頭部先用溫水敷,溫水敷完再改用冷水敷,在飲水里加點鹽,靜脈滴注生理鹽水500-1000ml,如果出現昏迷、抽搐等嚴重中暑癥狀者,則要立即用冷水和酒精擦身體,然后馬上送到醫院救治。
吃什么有益于避暑
夏天是一年中人體代謝快速的季節,也是營養消耗量大的季節,夏天人的睡眠較少,食欲也不是很好,同時又容易出汗,出汗較多,容易損耗身體內大量的水分和營養物質,所以營養專家提示:在夏天一定要注意多多補充身體內的水分和營養物質,注意機體的營養均衡和飲食衛生。
在調味品方面,可以多食用醋、大蒜、生姜、芥末等酸、辛、香等佐料,能夠起到在人體內清瘟殺菌的作用,又能給人體解毒又能增強食欲,夏天做菜的味道可以適當的咸一點,補充體內的鹽分,因為夏天人體出汗較多,所以帶走的鹽分也就比較多,另外,大量喝水也會沖淡胃液,所以,在做菜的時候適當多放一些鹽分也是必要的,夏天還可以吃點生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對心臟和血管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還會使心跳加速,加快血液循環,汗毛孔張開汗液排泄通暢,對防暑有一定的作用。
夏季人體營養消耗大,代謝功能旺盛,就要適量的補充一下蛋白質,所以,要經常吃一些含有蛋白質又相對來說比較消化的食品,比如魚類、蛋類、含脂肪比較少的肉類、豆制品與牛奶等。
夏天人體需要的維生素要比其他時間需要的量大一倍,所以夏天應該多補充維生素,因此夏天的時候要多吃水果蔬菜,比如西紅柿、西瓜、甜瓜、水蜜桃等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