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樣調味品,隨手易得。但是在遠古時代只有池鹽和巖鹽,海鹽還沒有出現。《史記》中有記載“炎黃血戰,實為食鹽起”,說道是炎黃二帝,為了鹽而戰。可見鹽在古時候的重要性。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利用鹽來治療身體的疾病,而非怎么吃鹽。
一、鹽敷的原理
中醫理論中熱敷又稱為“熨”可以溫熱肌膚、祛風散寒、行氣活血、祛瘀止痛的作用。而利用炒熱的鹽敷在人體的穴位和肌肉上同樣達到以上的效果,并且鹽便宜而易得。
鹽敷可以使肌肉放松,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環,熱鹽的滲透性強不僅能將熱氣滲透到人體內,還可以將鐵力的濕氣、寒氣吸收出來,可以消炎驅寒,換機疼痛。
二、鹽敷治療關節痛
關節痛是困擾著很多人,任何季節只要關節受涼或過度勞累都會出現關節痛。陰雨天或天氣轉涼,空氣的濕度增加,溫度降低,造成關節濕氣重寒氣入侵,這樣就會出現疼痛。
利用熱鹽敷在疼痛的部位可以驅走寒氣,將濕氣吸出,增加汗腺分泌,加速新陳代謝。而中醫重認為“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立傷骨,久行傷筋”,疲勞不能夠及時被消除,就容易形成病痛,這也是為什么頸部越來越年輕化的原因,鹽敷還可以緩解肌肉疲勞,放松肌肉的作用。所以久坐族、電腦族等一些長期伏案的工作者可以常用此法。
三、鹽敷治療痛經
每個月那幾天時女人煩惱和痛苦的時候,不僅要接受身體上濕噠噠和黏糊糊,精神上的煩躁,還要經歷疼痛和酸脹。而痛經多數由于經血不暢,宮寒等造成,所以利用鹽敷可以緩解疼痛,如果在鹽袋中加入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藥效果會更好。
將紅花和莪術和鹽一同炒熱,裝在鹽袋中敷在子宮穴(肚臍下4寸,旁開3寸)和神闕穴(肚臍),可以快速緩解疼痛感。
熱敷神闕可以溫陽,緩解疼痛。而熱敷子宮穴可以祛除子宮寒氣,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等。
所加入的紅花和莪術都是活血化瘀的中藥,是鹽敷效果更強,如經期有血塊出現,用此法效果好。其實不僅僅可以加入活血化瘀的中藥,也可以加入一些驅寒的中藥,八角等。
另外,中醫也經常利用熱鹽敷治療不孕和婦科疾病。如果除了痛經還患有其他婦科疾病,可以直接用鹽袋敷在整個小腹部位,既避免找不準穴位的煩惱,又能起到治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