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易損胎兒智力
研究結果表明,香煙中的尼古丁可引起胎盤血管收縮,胎兒的血液供應減少,致使胎兒缺氧。香煙中的一氧化碳可使胎兒缺氧,造成胎兒發育不良,甚至死胎。香煙中的氰化物在人體內與一種叫做硫氨基酸的物質結合后,可使人體內維生素B12減少,以致影響胎兒發育,使生出的孩子智力低下。
5.影響胎兒生長發育
吸煙可使胎兒生長減緩,并易發生早產而致出生體重降低。研究證實,非吸煙婦女的胎兒宮內發育不良率(IUGR)可因母親年齡增高而降低;而吸煙者中IUGR卻隨著母親年齡增高而增高。
35歲以上的婦女,吸煙者對胎兒生長發育影響的危險性較非吸煙婦女高達5倍以上;而17歲~年輕孕婦其影響的危險性還不到2倍。且吸煙的高齡孕產婦與25歲以下吸煙孕產婦比較,發生早產及低出生體重兒的機會多。亦有動物實驗證實,小鼠在胎兒期被動吸煙者出生時死亡率明顯高于對照組(11.9%;2.8%,P<0.001),出生體重亦較低(P<0.001)。
在建立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模型時,發現新生鼠及幼鼠被動吸煙者心肌梗塞面積大于對照組(P=0.005)。吸煙所致的低出生體重兒與子宮部分血管收縮致子宮、胎盤血流減少有關,也可能與長期吸煙伴有慢性血管疾病,故更易導致血管收縮有關。
6.增加胎兒患癌危險性
母親孕期主、被動吸煙均可增加胎兒發生癌癥的危險性,而且與兒童期各種腫瘤均有密切關系。母親每日吸煙10支以上者,其小兒患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非霍奇金病和腎胚胎瘤的危險性較對照組高出2倍以上。
國內資料表明,成年期肺癌與兒童期暴露于被動吸煙、煤煙、烹飪等因素有明顯的聯系,且肺癌危險性隨暴露的危險因素的增多而增加(χ2=19.01,P<0.01)。
少數研究提示,父親吸煙時小兒患橫紋肌肉瘤、成神經細胞瘤及腦瘤的危險性較父親不吸煙者增高1.5~2.5倍。此發生機制為父親吸煙時,母親被動吸煙而使胎兒受到影響所致。
有些研究提示,母親在妊娠前3個月內吸煙,其小兒患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危險性增加3倍以上。結果提示,父母吸煙可能與小兒患癌癥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