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要做好消暑的工作,因為夏季溫度高,人體一開始適應不了這樣的環境身體就會出現反應,那就是中暑,那么出現中暑之后我們該如何做好消暑工作呢?夏季消暑要注意哪些呢?一起跟隨小編去看一下吧!
夏季消暑要注意方法,不然不僅消暑不成然而會傷害我們的身體健康,這樣還會很容易出現中暑的現象。
勿傷陽氣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中醫認為,夏季五臟六腑陽氣相對較少,盛夏消暑,不要因貪涼飲冷而耗傷陽氣。陽氣釋放過多,會使內臟虛寒而生病,比如腹瀉、咳嗽、關節疼痛、怕冷等。適當吃些冰鎮西瓜,喝點兒冰鎮啤酒、冷飲,是消暑的一種方式,但不要過度,一旦阻遏體內陽氣,會出現胸悶等不適感覺。室內空調溫度不能過低,一般26℃即可。
盛夏酷暑,喝綠豆湯、吃西瓜是常見的消暑方法。綠豆是傳統的解暑佳品,煮湯時將綠豆淘凈,用大火煮沸10分鐘左右即可,但有四肢冰涼、腹脹、腹瀉便稀等癥狀的體質虛寒的人則應少喝為宜。
以熱制熱
根據有關的研究表明,夏季喝上一杯熱茶可以幫助我們降體溫。9分鐘后體溫下降1℃-2℃。中醫認為,以熱制熱也是消暑的好辦法,可多加嘗試。
常用的方法有:熱毛巾擦身,及時擦汗可促使皮膚透氣,人體降溫節律;洗熱水澡,洗冷水澡會使皮膚收縮,洗后反覺更熱,而熱水洗澡雖會多出汗,但能使毛細血管擴張,有利于機體排熱;熱水洗腳,古人云“睡前洗腳,勝似補藥”,人的腳上分布有全身的代表區和五臟六腑的反射點;喝熱茶,冷飲只能暫時解暑,不能持久解熱、解渴,而喝熱茶卻可刺激毛細血管普遍舒張,體溫反而明顯降低。另外,加強耐熱鍛煉,提高體溫調節功能。
因人而異
中醫提醒,日常防暑降溫也要因人而異,不同人群應采用不同的防暑方法。
孕婦和小孩是夏季中暑的高發人群,房間應注意通風休息,衣著不宜過多,以舒適為度,被褥不宜過厚;多飲水,多吃新鮮水果,如有發熱癥狀,應及早就醫,不要擅自強行發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