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健康就是病?
在所謂“亞健康”概念中,包含“精神緊張、身體不適、負擔過重、渾身乏力、容易疲倦、失眠多夢、健忘、頭暈等。在中醫看來,有些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比如,人老了,眼睛就會遠視,這是因為老人反應變慢,東西離得遠,就能遠離一些未知的危險。
很多亞健康的患者都認為自己是屬于“已病”狀態。一旦發覺自己出現疲勞不舒服的現象那就說明你可能是因為生活方式的不規律造成的,也有可能你已經給你是出于亞健康的狀態了。例如肝疾病就會引起這樣的病癥。
此外,還有很多人患有焦慮、抑郁而不自知,都把其歸位亞健康,這是錯誤的。
亞健康與治“未病”相去甚遠
很多人都認為亞健康源于中醫,與治未病是一個概念。
對此,專家極不認可:“通俗說來,治未病是使人不生病,生小病,或使病情不惡化,康復過程中不復發,就像消防栓,是防火不是滅火。與亞健康根本不是一個概念。”治未病更看重的是根據不同人,不同體質,不同癥狀來調理治療,與亞健康泛泛而談,什么都包容相去甚遠。
因此,身體若出現了不適,應該去就診治療或者改變生活方式,而不是繼續拿著亞健康的概念自己忽悠自己。而且,只要平時注意不要過度透支自己的健康,一般身體都不會出現較大的問題。那么,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進行一日三餐的基本保健,讓你擺脫所謂的“亞健康”。
一日三餐的健康吃法
1、人體生物鐘與一日三餐
現代研究證明,在早中晚這三個時間段內,人體內的消化酶特別活躍,這說明人在什么時候想吃飯是由生物鐘控制的。
2、消化系統與一日三餐
固體食物在咀嚼之后,從食道到胃需要30—60秒,而在胃中需要停留4個小時才能到達腸。因此,一日三餐,間隔4—5個小時,從消化上看也是合理的。
3、大腦與一日三餐
大腦每天占人體耗能的比重很大,且腦能源供應只能是葡萄糖,每天大約需要110—145克。而肝臟每頓飯多只能提供50克左右的葡萄糖,因此一日三餐,肝臟即可為人腦提供足夠的葡萄糖。
結語:以上就是對亞健康的相關內容的介紹,亞健康是中國人的“發明”所以對于亞健康不要去相信一些謠言,上述對于亞健康的有關描述你知道了嗎?亞健康并不是我們想的那樣,平時做好預防,注意飲食,合理膳食,適量的鍛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