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人在睡眠過程中,唾液分泌量會大大減少,而這些唾液是殺滅細菌的主要力量。所以,偶然的一次不刷牙,也許就會造成口腔細菌趁虛而入,其結果是齲齒及牙周病危險大增。
另外,許多研究證實,導致牙周病的細菌同樣會導致你的心臟出現問題。
9、廁后不洗手
連小朋友都知道,飯前便后要洗手,但你是否真的洗干凈了呢?調查顯示,只有38%的人如廁后用肥皂洗手、2%的人洗手時間超過10秒鐘。
專家表示,當你上完廁所擦拭時,手與大腸桿菌源距離極近,可能造成細菌感染,如果不用肥皂,根本無法完全清除細菌。因此,在上完廁所后一定要用肥皂或者洗手液洗手,并且用清水沖洗干凈。
10、光著腳
調查發現,32%的人都是光腳健身的,尤其是在跳健美操或肚皮舞時。專家建議,這時好穿一雙輕便的鞋子。
因為健身時腳會大量出汗,潮濕的環境利于細菌滋生,這些細菌會通過別人的腳遺留在地板上,當你的腳踩上去,就可能感染到腳癬(俗稱“香港腳”)或跖疣(一種足底疣)。
如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一)合理的飲食結構,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俗語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健康的身體來源于合理均衡的飲食結構和飲食習慣。我們要按照正常機體所需的營養結構和含量及自己的口味偏好合理安排和搭配日常膳食餐飲,做到營養均衡不挑食、不偏食;葷素搭配、粗細搭配;定時定量、少食多餐;細嚼慢咽、規律進食;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堅持這些理念并逐漸使之成為一種生理需求和習慣,以確保身體的健康狀態。飲食健康合理強調的是“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 ”,豐富多彩的食物不僅能滿足我們的營養需要,還可以使我們享受美食,享受健康,享受美好的人生。
(二) 規律的作息時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物鐘”,養成良好的作息生物鐘,每天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高質量的睡眠是保證機體正常運轉的前提。現代生活、工作、學習的快節奏,使我們精神壓力過大,經常加班加點又使我們體力難支,這些精力和體力的透支,擠走的是我們的睡眠和休息時間。然而任何的生命活動都有其內在規律性,如果人長時間改變自己的生活規律,休息時間減少及睡眠不足,就會使機體的生物鐘受到干擾,人體的生理功能就會出現紊亂進而導致神經系統功能失調、體內激素分泌紊亂、基礎代謝紊亂、免疫功能紊亂等,倦怠和疾病便可乘虛而入。因此,如果我們想得到一個健康的身體,并且精力充沛、活力四射,那么就要做到合理科學的安排作息時間,勞逸結合、張弛有度、規律作息。
(三)適當的體育運動,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
“生命在于運動”,體育鍛煉是健康生活習慣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適量做一些有氧運動對身體大有好處。持續的、有規律的有氧運動,能夠有效地調動肌體活力,增強身體的免疫功能,同時加速人體新陳代謝,讓人感覺神清氣爽、心情愉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選擇跑步、游泳、登山、打籃球、踢足球、跳繩、攀巖、爬樓梯等各項有氧運動,把鍛煉變成生活的一部分,把健身當成一種生活享受。總之,養成運動的的好習慣益處多多,無論我們選擇怎樣的運動項目和運動量,只要持之以恒的堅持,讓它如同天天吃飯一樣成為一種基本生活習慣,就能給自己帶來身心兩方面的愉悅和快樂。
總結:通過小編上文的介紹,你知道有哪些不良的生活小習慣會嚴重危害你的身體健康了嗎?大家平時一定要戒掉這些不良的的習慣和小動作,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才有利于自己的身體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