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經郁熱
肝經氣血不暢,郁而化火,多因情志不遂、熬夜引起。
表現為頭暈脹痛、面紅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噩夢紛紜、脅肋灼痛、耳鳴如蟬。
荷菊飲:干薄荷8克(鮮品10克)、白菊花12克,用沸水300毫升沖泡,加蓋悶10分鐘即可飲用,每日1劑。
薄荷“辛能發散,涼能清利”,菊花“久服利血氣”“養目去盲”,兩者同用清瀉肝火、開竅明目、開郁安神。
需要注意的是,薄荷不宜與甲魚同服。
腎經郁熱
腎經氣血虧虛不暢,郁而化熱。
表現為兩顴紅赤、形體消瘦、潮熱盜汗、口咽干燥、腰膝酸軟、尿赤遺精、舌紅苔少。
揉按腰眼穴:第一,兩手對搓發熱后,緊按腰眼處,稍停片刻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骨部位,連續做50次,每天早晚各1次。第二,兩手輕握拳,用拳眼或拳背旋轉按摩腰眼處,每次5分鐘。經常做此法可以強腎瀉火。
預防妙招
相信通過上述方法,大家可以緩解很多冬春換季的不適。但如果想要預防傳染病,還得凈化周邊的環境。下面為大家再支兩個妙招:
宮廷避瘟丹
大黃20克、蒼術20克,碾碎調以清水,捻成藥丸如黃豆大,然后置于陰涼處陰干。也可按藥物比例增加藥量,一次制作數個,保存備用。使用時將制作好的干燥藥丸用火點燃,置于香爐中焚燒。每5平米居室用1丸。
此丹早先是清代皇室用來凈化空氣、預防傳染病的御用之物。
《本草正義》盛贊蒼術:“芳香辟穢,勝四時不正之氣;故時疫之病多用之,能驅除穢濁惡氣”。大黃氣味雄厚,瀉火解毒,與蒼術配伍可以增強其清解郁熱的功效。對各種呼吸道傳染病具有預防作用。
葆嬰香囊
蒼術2克、石菖蒲2克、川藳本2克、山柰2克、甘松2克、樟腦2克、冰片2克,研為粗末,裝入香囊內縫好,佩于胸前,7~10天換藥1次。每次佩戴前可置于微波爐中小火加熱1分鐘,將藥性盡量揮發出來。
將這些藥物制成香囊掛在小朋友胸前,時時嗅吸藥物揮發出來的香氣,可以辟穢除濁,預防傳染病,還能避免蚊蟲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