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濕體質
表現為人較肥胖,感覺肢體困重。該體質的人應多吃點冬瓜、蘿卜、海藻、海帶和薏米。
過敏體質
易起蕁麻疹,易過敏,皮膚一抓就紅。
這種體質的人應該少吃海鮮與辛辣刺激之物,少飲白酒。
春季雨水的養生之道
雨水,“斗指壬為雨水,東風解凍,冰雪皆散而為水,化而為雨,故名雨水。”雨水不僅表示降雨的開始,也表明雨量開始增多。
春季養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發,萬物始生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
雨水節氣過后,氣溫開始回升,濕度逐漸升高,但冷空氣活動仍較頻繁,所以早晚仍然較冷。
此時,正是養生的好時機,當然調養脾胃應首當其沖。
中醫認為,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全,則人體營養利用充分,反之則營養缺乏,體質下降。
古代醫學家李東垣提出:“脾胃傷則元氣衰,元氣衰則人折壽。”根據“春夏養陽”的養生原則,唐代藥王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強調了這個季節調養脾胃的重要性。
調養脾胃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飲食調節、藥物調養和起居勞逸相結合。
飲食調節是根據春季氣候轉暖,早晚較冷,風邪漸增,常見口舌干燥現象,宜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以補充人體水分,少食油膩之品。
可多食大棗、山藥、蓮子、韭菜、菠菜等。
北方人食療多以粥為好,可做成蓮子粥、山藥粥、紅棗粥等。
此季節應少食羊肉、狗肉等溫熱之品。
藥物調養則要考慮脾胃功能的特點,用生發陽氣之法調補脾胃。
可選用沙參、西洋參、決明子、白菊花等。
精神上還應注意清心寡欲,不妄勞作,以養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