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期,由于室內外溫差大,外出時容易導致血壓驟升及血管痙攣,發生心絞痛、急慢性心衰的患者較秋季要多出30%到50%,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既往病史的患者易增加腦出血、腦卒中、心梗發作的風險。
對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而言,“暖氣病”還易導致肺循環不暢,導致出現心慌、胸悶等癥狀。
解決辦法:每天上午9點至下午5點之間,開窗通風半個小時。開窗時注意不要正對窗口站立吹風,小心感冒。
麻煩五:尿量少
來暖氣后屋里干燥,體內水分丟失增多,小白領們經常是一天下來“連口水都顧不上喝”,這時可要小心尿量越來越少的問題了。
正常人尿量應該在每天1500—2000毫升左右,它能起到沖洗尿路、避免感染的作用,如果尿量過少,會增加患泌尿道感染和尿路結石的風險。
解決辦法:多喝水,多吃果蔬,多喝湯,少吃鹽。蔬菜、水果的含水量一般超過70%,即便一天只吃500克果蔬,也能獲得300多毫升水分。
另外,日常飲食講究的也是干稀搭配,從三餐中獲得1500~2000毫升的水分并不困難。每天忙到天昏地暗的朋友們,除了喝水之外,不妨充分利用進食的機會來補水。
冬季養生10要點:進補通風健康過冬
冬季既是進補養生的好時節,又是感冒、心梗等疾病的高發期。那么如何才能讓自己健康過寒冬呢?其實,寒冬季只要做好養生保健的工作就能安度寒冬。下面小編就介紹冬季養生的10個保健要點吧。
多“點”水
冬天雖然排汗排尿減少,但維持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正常運作依然需要水分滋養。冬季一般每日補水應很多于2000-3000毫升。
出“點”汗
冬季養生要適當動筋骨,出點汗,這樣才能強身體。鍛煉身體要動靜結合,跑步做操只宜微微似汗出為度,汗多泄氣,有悖于冬季陽氣伏藏之道。
防“點”病
冬季氣候寒冷,容易誘使慢性病復發或加重,應留意防寒保暖,尤其是預防大風降溫天氣對機體的不良刺激,備好急救藥品。同時還應重視耐寒鍛煉,提高御寒及抗病能力,預防呼吸道疾病發生。
調“點”神
冬天寒冷,易使人情緒低落。好方法是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一些諸如慢跑、滑冰、跳舞和打球等強度不等的體育活動,這些都是消除煩悶、調養精神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