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潤喉片正確服用方法是將藥片放于舌根部,盡量貼近咽喉含服。含片不要咀嚼,也不要吞咽,含藥片時應少說話。含完藥片后30分鐘內好不要吃東西、飲水和漱口。
小小創口貼亂用有風險
部分網友反映在皮膚受傷后第一選擇就是使用創口貼,其實,創口貼使用不當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對于不同的創傷,使用創口貼方式不能一概而論。
中國藥學會專家強調:首先,對于出血較多的傷口不宜用創口貼,而應及時去醫院治療;其次,小而深的傷口也不宜用創口貼,因為不易清洗干凈,容易遺留異物和被細菌污染,尤其較易感染破傷風桿菌等厭氧菌,若再貼上創口貼,會加重感染;對于動物咬傷、蜇傷造成的傷口,切忌使用創口貼,以免毒汁和病菌在傷口內蓄積或擴散。
對于各種皮膚癤腫不能使用創口貼,因為創口貼吸水性及透氣性較差,不利于膿液吸收和引流,反而有利于細菌生長繁殖。此外,其他污染較重的傷口,已發生感染的傷口,較重或創面較寬的皮膚擦傷、燒傷和燙傷的創面,皮膚病創面等,均不宜使用創口貼。
在使用創口貼前應檢查創傷面是否遺留玻璃屑、泥土等污物。如有污物,需用清水或0.9%氯化鈉溶液沖洗干凈,再貼敷創口貼。創口貼也要每日更換1次,以防感染。
藥駕忽視危害大
很多網友不了解哪些藥物會對駕駛產生影響。其實,“藥駕”危害并不比“酒駕”小。中國藥學會專家指出:一些感冒藥、抗過敏藥、鎮靜催眠藥、抗偏頭痛藥,可引起駕駛員嗜睡;一些鎮咳藥、解熱鎮痛藥、抗病毒藥,能導致駕駛員出現眩暈或幻覺;某些解熱鎮痛藥、解除胃痙攣藥、擴張血管藥、抗心絞痛藥、抗癲癇藥,可以引起駕駛員視物模糊或辨色困難;某些鎮痛藥、抑酸藥、避孕藥,可使駕駛員出現定向力障礙。
專家強調,駕駛員需要注意服用的藥物是否含有對駕駛能力有影響的成分。一般情況下,對駕車有影響的藥物應在開車前4小時慎用,或服用后休息6小時再開車。
若必須在駕駛前服藥,可選擇替代藥物,如過敏時盡量選用對中樞神經抑制作用小的抗過敏藥,感冒時選用不含鎮定和抗過敏成分的藥物;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島素和服用降糖藥后稍事休息,或少量進食以防血糖過低。
補鈣過量反而影響兒童發育
各種補鈣產品充當了廣告界的“寵兒”,從孩子到成年人再到老年人都在不停地補鈣,但是對于不同階段人們每日鈣攝入量標準,許多網友不甚了解。
同時,兒童補鈣過量還可能限制大腦發育,反而影響正常發育。因此,兒童補鈣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成人的鈣推薦攝入量為每天不多于2000毫克,攝入鈣過多可能干擾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還可能導致患腎結石病等。老年人因肝腎功能減退,導致機體對藥物的吸收、分布和代謝等能力減退,所以在補鈣時更要格外注意。
推薦老年人補鈣應以食補為主,重視營養合理配餐,選擇含鈣量較高而又購買方便的食品,同時要與鍛煉身體相結合,補鈣的劑量掌控在每日1200~1500毫克為宜。
服藥方式不了解:錯用治病卻致病
不少網友對嚼服、吞服這些基本服藥方式不太了解。專家指出:錯誤的給藥方式不能起到治療疾病的作用,而服藥方法不正確會直接影響藥效發揮,甚至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一般服用的藥片除了含有主藥外,還含有崩解劑等輔料,所以藥片在胃中會逐漸崩解、溶解、吸收,從而起到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