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天氣越來越冷,很多人在保暖方面做得不到位導致自己的身體經常性的捂寒怕冷,那么大家知道自己身體上的暖氣穴位嗎?今天就讓三九小編告訴大家關于怎樣在生活中通過按摩自己的穴位取得身體保暖以及一些生活中的保暖常識,下面我們就詳細去了解一下吧。
進入寒冷的冬季之后,溫度進一步的下降,很多怕冷的人在沒有暖氣的環境中是非常痛苦的。其實,在我們的身體上面就有8個自帶的“暖氣”開關哦,大家了解嗎?經常的按摩就能夠讓你身體自然的暖和起來哦。
開關一:耳朵
中醫認為“腎開竅于耳”,冬季經常按摩雙耳,不但能預防凍瘡,還有助于腎臟的保健和氣血的順暢。以下是三種常用的方法。
拉耳垂:用兩手拇指、食指揉搓耳垂至發熱,然后向下拉耳垂15~20次。
提耳尖:用自己的雙手捏住雙耳的上部輪廓,這樣適當的進行提拉耳尖,在提拉的時候大拇指以及食指順便按揉耳尖,等到按揉發熱就可以了。
摩耳輪:拇指置于耳輪內側,其余四指置于耳輪外側,揉搓2~5分鐘,再往上提捏,以感到發熱為度。
開關二:大椎
大椎穴為“三陽”、“督脈”之會,全身陽氣都在這里交匯。按摩大椎就相當于打開了全身“暖氣”的總開關。
大椎穴的取法是:低頭時,頸后明顯的骨性突起下方的凹陷處。在家中淋浴時,可將淋浴頭對著頸后連續用熱水沖洗,能讓你在寒冷季節感覺渾身溫暖。一般淋浴時間不宜過長(不超過20分鐘),體弱或伴有心血管疾病的人,還應酌情減少時間,水溫在40℃左右為宜。
開關三:肩井
經常做一些肩部按摩的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就是在按摩的時候會感覺到自己的肩部不但很輕松而且還會有點點的暖意。這是一位內身體的氣血順暢了,身體陽氣開始運動起來了。而藏在我們身體肩部的“暖氣”開關也就是肩井穴。所以,按摩肩頸不但能夠初進血液循環還能夠讓你的肩頸部更加的暖和起來,還可以幫助你緩解頸肩酸痛以及頭重腳輕落枕等等的毛病。
具體操作方法是:被按摩者取坐姿,按摩者站在其身后,雙手虎口張開,四指并攏,自然搭在被按摩者肩井部位,四指與拇指相對用力做有節律的拿捏動作。力度不可過重,時間不宜過久。尤其有高血壓或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不可過度。
開關四:神闕
寒冷季節容易著涼腹瀉,而腹部的“暖氣”開關就是我們的肚臍———神闕穴。神闕穴是長壽要穴,每晚睡前將雙手搓熱放于肚臍,順時針和逆時針交替按揉至發熱,可使腹部溫暖、面色紅潤,緩解腹痛腸鳴、水腫膨脹、泄痢脫肛等癥狀。
開關五:陽池
手上有一個“暖氣”開關———陽池穴,這個穴位顧名思義就是陽氣聚集的地方,它位于手腕背橫紋的中點處。刺激陽池穴,時間要長,用力要緩,兩手交替按揉,可緩解手部冰涼的癥狀。
開關六: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