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有一個方法,就是抽血檢查一下。其實這也很簡單,因為血液里有一種蛋白叫“CA199”。這個蛋白可能是胰腺癌產生的蛋白質。在血液里檢查到這個蛋白質產生得多了,就很可能是胰腺癌。有1/3甚至更高一些的胰腺癌患者,這個蛋白質是會升高的,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的判斷方法。
癌癥致死的原因
癌癥到了晚期,往往難以治愈,尤其是發生了廣泛轉移,病人不免死亡。那么癌癥何以能致患者于 死地呢?究其原因主要由下列因素直接導致。
合并感染 癌癥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而這本身可能就是癌癥的原因,因此癌癥患者容易發生感染性并發癥。 尤其當病人經受化療、放療之后,骨髓造血機能受到抑制,白細胞顯著減少,則更容易發生感染, 甚至身體內原來存在而不致病的微生物,此時也會“趁火打劫”,使病情“雪上加霜”,更加嚴 重。這些微生物可以是細菌、真菌、病毒,甚至原蟲。
由于這些微生物原來是不致病的,現在卻 引起患者產生感染,所以稱之為“機會性感染”,這些微生物便稱之為“條件性致病微生物”。 更令人頭疼的是,這種“機會性感染”往往難以控制,于是病人可以直接因感染而死亡。必須提及的是帶狀疤疹的感染,患者預后多半不良,幾乎50%的病人會在發疹后6個月內死亡。
營養耗竭引起惡病質 由于癌細胞群體生長很迅速,它們必然要消耗機體大量的營養物質與能量,因此病人會產生明顯 的“進行性消瘦”。另一方面,癌癥患者往往食欲減退,不想進食,尤其厭食肉類食物,這樣便 會使得病人發生代謝的嚴重不平衡,于是出現貧血、水腫。乏力,甚至呈極度饑餓性營養不良的 表現,這就是醫生們稱之的“惡病質”狀態,終病人因重要系統功能衰竭而去世。
重要臟器的損害 如果某一癌瘤生長在或轉移至重要臟器,則它的危害性更大。癌細胞的直接壓迫、癌細胞的侵襲 以及直接破壞器官的正常結構,便可引起臟器的功能損害,導致死亡。當然,重要的臟器莫過 于大腦了,尤其是大腦中那些有關呼吸、心跳的中樞。
此外,癌細胞轉移時,有時成團的細胞可 以引起重要血管的梗塞,這樣也可導致病人的死亡。還有,有些癌瘤可引起某些重要管道的堵塞, 如胰頭癌引起膽總管的堵塞,引起黃疸與肝功能、消化功能失常,也可導致死亡。
出血癌癥病人出血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抑制、血小板減少所致,也可以因為癌細胞直接破壞血管,導 致血管破裂所致。
代謝異常可以由轉移癌瘤引起,也可能由異位分泌引起。常見的有高鈣血癥、低血糖癥和嘌呤與尿酸鹽代謝紊亂,并甚至導致腎功能衰竭。
自身免疫性疾病 癌癥病人一方面免疫力下降,另一方面卻常產生自身抗體,如抗自身平滑肌抗體、抗胞核抗體等, 這也常常導致功能紊亂,尤其是腎功能障礙的原因之一。
癌癥是一大類惡性腫瘤的統稱。癌細胞的特點是無限制、無止境地增生,使患者體內的營養物質被大量消耗;癌細胞釋放出多種毒素,使人體產生一系列癥狀;癌細胞還可轉移到全身各處生長繁殖,導致人體消瘦、無力、貧血、食欲不振、發熱以及嚴重的臟器功能受損等等。
與之相對的有良性腫瘤,良性腫瘤則容易清除干凈,一般不轉移、不復發,對器官、組織只有擠壓和阻塞作用,但癌癥(惡性腫瘤)還可破壞組織、器官的結構和功能,引起壞死出血合并感染,患者終由于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到了科學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有理由相信癌癥并非不治之癥。致力于自然醫學研究的醫學專家們研究發現:負離子對抑制癌細胞轉移有令人鼓舞的效果,重要的是利用自然因子負離子對癌癥患者治療對機體無任何損害,沒有任何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