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小便后究竟該不該用紙巾擦
流言:【警惕!小便用紙巾易患陰道炎】生活中大多數女性如廁都離不開衛生紙。然而,這自以為是講衛生的習慣,卻恰恰是導致婦科疾病的潛在危險因素。現在很多衛生紙都是再造紙,其中帶有大量的細菌。過分頻繁地用紙巾擦拭,細菌很容易在陰道處停留并滋生,好的辦法是小便后什么都不用,每天換內褲就可以了。
養生真相:女性小便后,用合格的衛生紙正確擦拭不會導致婦科感染,反而是不擦有可能導致外陰及泌尿系統感染。
因此小便后及時用干凈的衛生紙擦干才是正確做法。當然,勤換內褲也是應當提倡的。
擦,并不會導致陰道炎
陰道是一個與外界相通的結構,不可能做到絕對無菌。不過,陰道依靠其自凈作用,可以抑制致病菌的繁殖,保障陰道健康。在正常陰道菌群中,乳桿菌是一種優勢菌群,雌激素使陰道的組織結構有利于陰道乳桿菌的生長,而陰道乳桿菌的代謝產物可以使陰道保持在pH值3.8-4.4之間的弱酸性環境,從而抑制其它細菌的生長,這就是陰道的自凈作用。
這種狀態下,即使是可能導致細菌性陰道炎的陰道加德納菌,由于數量少繁殖慢,也并不會致病。正是因為這種自凈作用,環境中的少量細菌,或是在擦拭外陰時通過衛生紙沾染到陰道外口的少量細菌,都不會對陰道健康造成大威脅。
那么陰道炎通常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當陰道菌群的生態平衡被打破,或有較多量的外源病原體(如毛滴蟲等)侵入,將可能導致陰道炎的發生。若體內雌激素降低(如絕經后)或陰道的弱酸性環境被破壞(如陰道灌洗),會使得陰道內的環境不利于乳桿菌的生長而破壞陰道的自凈作用。
此外,長期應用抗生素抑制乳桿菌生長,或機體免疫力低下(如糖尿病患者和長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的患者),也可使其他致病菌成為優勢菌,引起陰道炎癥。需要指出的是,行為后陰道的弱酸性環境會被破壞,pH值可上升至7.2并維持6-8小時,因此頻繁的性行為可通過破壞乳桿菌的生長環境而成為陰道炎的危險因素。
擦,對預防尿路感染有益
由于女性尿道較男性短而且直,加之女性會陰部的皮膚有較深、較多的皺褶,因此尿道口處繁殖的細菌容易逆行感染,引起尿道和膀胱的炎癥。
根據國外資料,20-50歲的病人中,女性發生尿路感染者要比男性高50倍[2]。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女性尿路及生殖道炎癥中約50%-60%是由下身不潔所造成的。
而預防尿路感染的有效方法就是正確清潔。小便之后如果不及時擦干,殘留的尿液會使內褲局部十分潮濕,給各種細菌提供了適宜的繁殖環境。這些細菌的生長繁殖反而容易使泌尿系統發生炎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