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便秘結粘滯,總是排不干凈,一般表示有濕熱。而胃火、肺熱、大腸熱等偏熱的情況則會讓大便比較干,容易出現便秘。可以適當飲用一些適合兒童的涼茶下下火。而對于較小的孩子來說,則可通過更換奶粉、輔食等方式看是否能改變大便干結的狀況,如果飲食調整后便秘情況并無改善,則建議盡快到醫院檢查原因。
六招教你通大便
俗話說“大便不通心事重重,大便一通渾身輕松”。當前受便秘困擾的人越來越多,從醫學角度講,便秘并不只是指大便“干燥”的意思,還包括排便次數減少(少于每周3次),或糞質堅硬,排出困難;或感覺排便過于費力或者排便不凈。有效預防和治療便秘,試試以下六個小妙招吧。
1.規律排便時間
對大多數人來說,容易產生便意的時間是晨起后的30分鐘內。這個時期是結腸的活躍時刻。一天中結腸活躍期有早晨起床后、進餐后,應該在結腸活躍期及時排便。要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就算沒有便意也要定時去蹲一蹲,時間長了就會定時出現便意了。形成的排便規律不能輕易地改變。另外值得注意的就是一次排便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5分鐘內為宜,長時間的排便會造成肛門局部充血,易患痔瘡。
2.隨“意”而為,專心排便
隨“意”而為,就是有便意時,就要立即去排便,不能忽視便意。如果經常忽視便意或強忍不便,糞便在腸道滯留時間過久,大便干燥,從而引起或加重便秘。排便時要專心致志,心無雜念,有些人在排便時喜歡做點其他事,如看看報紙或書、發發短信聊聊天,甚至打游戲等,殊不知這會促進或加重便秘。因為排便行為是一個神經反射的過程,而以上的行為分散了排便時的注意力,干擾了這一反射活動,使腸子蠕動不協調,增加了排便時間,甚至抑制了便意,時間久了,肛門、直腸對糞塊的刺激反應就會減弱,造成或加重便秘。
3.改變長期久坐的習慣
長期坐辦公室的人和長途司機等人群,由于長時間坐著工作,活動量少,胃腸蠕動也變得相對緩慢。另外,由于坐的時間比較長,盆腔以及直腸黏膜容易充血而容易引發痔瘡、肛痿、肛裂等肛門直腸疾病,而患肛門直腸疾病的病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害怕排便,對排便的恐懼常常就是發生便秘的前奏。適量的運動可以改善身體機能,有助于消化道的蠕動,促進大便的移動,從而增強便意和排便的順暢度。
4.注意飲食結構的調整
食物不要過于精細,更不能偏食,增加膳食中的纖維素含量,如多食用糙米、玉米、小米、大麥、小麥皮(米糠)和麥粉等雜糧;蔬菜(蘿卜、芹菜、韭菜、四季豆、薯類和裙帶菜等)、水果(蘋果、紅棗、香蕉、核桃、梨等)。
少吃強烈刺激性助熱食物,如辣椒、咖喱等調味品;忌煙酒。
可多食用一些有防治便秘作用的芝麻粥、核桃仁粥、菠菜粥、紅薯粥、柏子仁粥、松子仁粥等。
要攝取足夠水分,每天清晨空腹飲1—2杯開水或蜂蜜水,可以增加消化道水分,飯后或飯前兩小時左右喝一杯酸奶。
5.自我腹部按摩
仰臥位,以腹部為中心,用自己的手掌,適當加壓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約10分鐘。可促進腸道的蠕動,保持大便通暢。
6.尋找病因很重要
一旦發生便秘時,不要濫用瀉藥,應首先查明原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濫用通便藥很容易引發腸擴張和損害腸功能,造成依賴性而加劇病情,正確合理地使用瀉藥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結語:不要小看我們排出的糞便,其實我們也可以從它的形狀以及味道等看出身體情況的,大便與健康也是息息相關的,所以大家要多關注這點。同時,家長們對于寶寶的糞便要各位的留心。后,如果你總是便秘的話,不妨用小編給大家介紹的6種方法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