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好居室溫度、空氣濕度也很關鍵。通常,室溫在18℃至24℃之間、濕度50%至60%為宜。現在采取分戶供暖,如果室內溫度居高不下,可以關閉一組暖氣的閥門。同時要定期清潔暖氣片,保持室內衛生。
市民家中除了溫度計外還應備有濕度計,室內濕度好保持在60%左右。可以在暖氣片上搭一條濕毛巾、在家中放幾盆水增加室內濕度,還可以在家中養幾盆綠蘿、吊蘭等植物,或使用加濕器來調節濕度。
小貼士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在補水的時候會加入一些鹽分,其實為身體補水沒那么簡單。相比之下,簡單方便補充電解質的方法是直接飲用寶礦力水特這類電解質飲料,其成分與人體汗液相近,能快速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和電解質,而且其吸收速度比水更快,在體內貯留時間比水更長,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補水效果,非常適合在空調暖氣房,或感冒發燒等易流失水分的日常生活中使用。
如何預防冬季空調病
1、 空調溫度要適中
從人體舒適角度來說,在冬季室內環境中,如果將室內溫度控制在15攝氏度至18攝氏度之間,人就感覺舒適了。因為在冬季,人們穿的衣服本來就多,如果室內溫度高于18攝氏度,便會感覺有點熱,反而不舒服。過暖的室內容易使人昏昏欲睡,不僅降低辦公效率而且不利于身體健康。
2、 保持室內定期通風
在空調房里,每天開窗通風換氣至少2至3次,每次半小時,這樣室內才能及時進行新鮮空氣的交換,降低室內病菌滋生的機會。此外,在空調房中待時間過長可以出去透透氣,如此一來,可以避免因長期處于封閉性環境下誘發大腦缺氧或供氧量不足的情況。
3、定期清洗空調
清洗空調這也許是許多消費者容易忽略的問題,如果空調臟了,特別是過濾網上會滋生大量的細菌,開啟空調后,細菌就會被吹到空氣中,從而進入人的身體,引發各種疾病,因此,一定要定期清洗保養空調。
4、 注意身體補水
一個人每天需要飲用1.5至2升水,才能在溫暖的室內不缺水。現在很多人平時飲水較少,如果不改掉這個壞習慣,身體機能就會受影響。每天除喝水外,選擇一些果蔬和不咸的湯粥,補水效果都不錯。此外,為了預防"空調病",可以多吃一些濕潤并具有溫熱性質的食品,如芝麻、蘿卜、蕃茄、豆腐、銀耳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不飲或少飲酒。另外,日常飲食講究的也是干稀搭配,從三餐中獲得1500-2000毫升的水分并不困難。
5、控制室內濕度
由于使用空調制熱,室內通常會比較干燥,為了控制室內濕度,大部分人喜歡用加濕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加濕器里不要直接加自來水,因為自來水里含有的微生物,例如鎂離子、鈣離子等容易產生出白色粉末,不但污染室內空氣,還有可能誘發哮喘、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好加純凈水,或者把自來水燒開,等涼到30℃左右再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