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伸懶腰
伸懶腰可引起全身大部分肌肉的收縮,使瘀積的血液被“趕”回心臟,從而大大增加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環。所以,常伸懶腰在促進人體肌肉收縮和舒張、增進肌肉本身血液流動的同時,還可帶走肌肉中的代謝產物,起到消除疲勞的作用,使人感到全身舒展,精神爽快。
3、踮腳尖
人在踮腳時,由于雙側小腿后部肌肉的收縮擠壓,可促進下肢血液回流,加速血液循環,從而緩解下肢酸脹及防止下肢靜脈曲張和皮膚色素沉著。具體做法:雙足并攏著地,用力踮起腳跟,保持2~3秒,可重復多次。
4、深呼吸
深呼吸可以促進人的肺部排出濁氣,增加肺活量和血液中的含氧量,加快血液循環。
5、叩齒
每日三餐前保持全身放松,口唇輕閉,然后上下齒有節律地輕輕叩擊。每次4~8下,可使牙齒堅固,并能預防牙病發生。
6、搓足心
每天晚上洗腳后、上床之前搓足心20分鐘,對健足強身十分有益。這是因為,搓足底涌泉穴有改善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的功能。
身體各部位養生的食物
藍莓
對于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大腦的衰退比外貌衰老更可怕。以藍莓為代表的富含花青素等抗氧化物質的食物,有助逆轉隨年齡增長而顯現的認知功能和空間記憶功能的下降。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部的大規模數據調研顯示,常吃藍莓的老年女性的腦功能衰退速度更慢,得認知障礙癥的風險更低。
咖啡
老人鍛煉結束,經常會感嘆腰酸背痛,肌肉酸脹。咖啡所含的咖啡因具有興奮神經的效果,可以直接刺激肌肉,幫助緩解肌肉酸痛。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顯示,在動感單車試驗中,事先喝了咖啡的人,其大腿股四頭肌的酸痛感更小,能堅持鍛煉的時間也更長。
橄欖油、大蒜
父母有沒有和你抱怨過關節咯吱作響,疼痛影響了行動?做菜時不妨多用點橄欖油和大蒜,不僅能潤滑關節、預防關節發炎,還有調味作用,一舉兩得。英國倫敦大學的大規模調研顯示,常吃大蒜的中老年人,很少表現出關節炎的早期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