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吐是由于食管、胃或腸道呈逆蠕動,并伴有腹肌強力痙攣性收縮,迫使食管或胃內容物從口、鼻腔涌出。嚴重嘔吐會導致患兒呈呼吸暫停的窒息狀態,如嘔吐物吸入,可發生肺部感染。反復嘔吐會導致水、電解質紊亂。長期嘔吐影響營養物質攝入,可致營養不良和維生素缺乏。有二種與嘔吐近似的病態,往往被家長訴為“嘔吐”,應注意鑒別。
①溢乳,這在嬰兒非常常見,常在生后半年內發生,因小嬰兒賁門松弛、下食道括約肌壓力低下,或因喂奶方法不當,吃奶后少量奶汁反流至口腔,大多無需治療,隨年齡增長或改進喂養方法可以糾正或自愈。
②反芻,指剛吞進去的食物后腹肌、橫膈和舌反復收縮運動,胃內容物反流至口腔、再咀嚼咽下,不伴惡心、無痛苦。很少見。
導致兒童嘔吐的原因如下:
1.消化道器質性梗阻:小嬰兒多為先天性消化道發育畸形(不同部位狹窄或閉鎖),較大兒童則多為后天性腸扭轉、套疊、梗阻。常伴其他梗阻癥狀:腹脹、血便、無大便等。
2.消化系統感染性疾病:胃炎、消化性潰瘍、腸炎、闌尾炎、腹膜炎、膽囊炎膽石癥、胰腺炎等。常伴腹痛、惡心、腹瀉、腹脹。
3.消化道功能異常:各種全身性疾病和代謝異常。常伴發熱、惡心、腹脹等。
4.神經系統疾病:不同原因發生顱內高壓(腦炎、腦膜炎、顱內占位性病變),引起中樞性嘔吐,噴射性不伴惡心,而有其他神經系統癥狀體征(頭痛、嗜睡、昏迷、驚厥)。
5.小腦或前庭功能異常:隨體位而變動,伴共濟失調、眩暈、步態不穩等。
6.中毒:毒物中毒或食物中毒可表現為嘔吐,起病急。
7.再發性嘔吐:又名周期性嘔吐,發病多在學齡前期和學齡期(3-10歲),突然發作性嘔吐不止,反復發作,可引起水電解質紊亂。該病可有家族史,過食、勞累、精神緊張、情緒波動是發病的誘因。消化系統和神經系統體檢和輔助檢查無異常。腦電圖偶見癲癇波形,但抗癲癇藥物無效。一般于青春期后可自然停止。由于嘔吐原因很多,建議到醫院進行詳細檢查,以便確診,并對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