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市場中的產品種越來越多樣化,很多愛美人士都想通過減肥藥或是一些保健品來達到快速瘦身的目的,因此在對個人狀況還沒有了解青春的情況下,隨便的聽從商家夸大藥效宣傳來選擇減肥產品。甚至還有部分減肥產品購買者并非“胖子”,所以減肥產品的選擇也沒有針對性。
據了解,市場上的減肥產品主要包括減肥保健食品、減肥藥、外用減肥品和減肥器械等幾類,但占主導地位的是減肥保健食品和減肥藥品。目前經過國家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減肥西藥只有兩種,西布曲明和奧利司他(賽尼可),藥準字號的減肥藥商品名雖多,但大多是這兩種藥品。至于減肥保健食品,形式上主要是減肥茶飲品和膠囊類制劑,一般采用的原料都是中醫里藥食同源的物質。
不過奇怪的是,大多數消費者似乎并不肥胖,減肥人群也是以25歲至40多歲的女性為主,大多數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肥胖,而是腰、腹、腿等處的脂肪多了,形成了贅肉,影響了形體美觀,來局部瘦身的。吃過多種減肥藥或減肥保健食品的朋友不在少數。
造成肥胖的原因有遺傳因素、后天因素、內分泌失調等諸多原因,但現代人肥胖與攝入的能量與能量的消耗少、運動少有關。開始減肥不能盲目用藥,應先咨詢醫生,查明肥胖的原因是什么,有沒有肥胖帶來的并發癥(高血糖、血脂紊亂、高血壓、高尿酸等),如果有這些并發癥情況,在減肥的同時也要做相應的治療。減肥應從基本的增加運動,控制飲食、能量平衡等因素來考慮。
減肥藥不可隨意吃據了解,目前國家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只批準了兩種減肥西藥和一種減肥中成藥。這兩種減肥藥都有毒副作用,消費者在使用時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減肥產品主要通過增強機體代謝、抑制食欲,在一段時間里達到減輕體重的效果。但對于原發性肥胖患者,減肥藥只能控制體重不再發展,而減肥保健食品則更是只能起到輔助作用。
消費者在購買時不能光看商品名,還要看藥品的主要成分,看藥品是否適宜自己吃。不少的減肥保健食品都只是適用于單純性肥胖,在說明書和宣傳單上使用絕對性的詞語,什么“絕不反彈”、“完全無毒副作用”等等,感覺減肥真的很容易。
溫馨提示
目前醫界公認以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lndex,簡稱BMI)為測量標準,計算身體的脂肪比率,公式為千克/米2。東方人BMI正常值為18.5~22.9,如果是23~24.9就是過重,若是25~29.9即屬第一度肥胖。
【參考文獻:《8周健康減肥計劃》《14天特效減肥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