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病史和臨床表現,結核性胸膜炎一般可確診。臨床表現主要為中度發熱、初起胸痛以后減輕、呼吸困難。體格檢查、X線檢查及超聲波檢查可作出胸液的診斷。診斷性胸腔穿刺、胸液的常規檢查、生化檢查和細菌培養等為診斷的必要措施,這些措施可對75%的胸液病因作出診斷。
一、結核性胸膜炎的輔助檢查
1、胸膜活檢
針刺胸膜活檢是診斷結核性胸膜炎的重要手段。活檢的胸膜組織除了可行病理檢查外,還可行結核菌的培養。如壁層胸膜肉芽腫改變提示結核性胸膜炎的診斷,雖然其他的疾病如真菌性疾病、結節病、土拉菌病(tuaremia)和風濕性胸膜炎均可有肉芽腫病變,但95%以上的胸膜肉芽腫病變系結核性胸膜炎。如胸膜活檢未能發現肉芽腫病變,活檢標本應該做抗酸染色,因為偶然在標本中可發現結核桿菌。第1次胸膜活檢可發現60%的結核肉芽腫改變,活檢3次則為80%左右。如活檢標本培養加上顯微鏡檢查,結核的診斷陽性率為90%。也可用胸腔鏡行直視下胸膜活檢,陽性率更高。
2、X線檢查
胸腔積液在300ml以下時,后前位X線胸片可能無陽性發現。少量積液時肋膈角變鈍,積液量多在500ml以上,仰臥位透視觀察,由于積聚于胸腔下部的液體散開,復見銳利的肋膈角。也可患側臥位攝片,可見肺外側密度增高的條狀影。中等量積液表現為胸腔下部均勻的密度增高陰影,膈影被遮蓋,積液呈上緣外側高,內側低的弧形陰影。大量胸腔積液時,肺野大部呈均勻濃密陰影,膈影被遮蓋,縱隔向健側移位。
3、超聲波檢查
超聲探測胸腔積液的靈敏度高,定位準確,并可估計胸腔積液的深度和積液量,提示穿刺部位。亦可以和胸膜增厚進行鑒別。
二、結核性胸膜炎須與細菌性肺炎和胸膜炎,以及惡性胸腔積液進行鑒別
1、細菌性肺炎結核性胸膜炎的急性期常有發熱、胸痛、咳嗽、氣促,血白細胞增多,胸片X線表現高密度均勻陰影,易誤診為肺炎。但肺炎時咳嗽多有痰,常呈鐵銹色痰。肺部為實變體征,痰涂片或培養常可發現致病菌。結核性胸膜炎則以干咳為主,胸部為積液體征,PPD試驗可陽性。
2、類肺炎性胸腔積液發生于細菌性肺炎、肺膿腫和支氣管擴張伴有胸腔積液者,患者多有肺部病變的病史,積液量不多,見于病變的同側。胸液白細胞數明顯增多,以中性粒細胞為主,胸液培養可有致病菌生長。
3、惡性胸腔積液肺部惡性腫瘤、乳腺癌、淋巴瘤的胸膜直接侵犯或轉移、胸膜間皮瘤等均可產生胸腔積液,而以肺部腫瘤伴發胸腔積液最為常見。結核性胸膜炎有時須與系統性紅斑狼瘡性胸膜炎、類風濕性胸膜炎等伴有胸腔積液者鑒別,這些疾病均有各自的臨床特點,鑒別不難。
溫馨提示
結核性胸膜炎以藥物治療為主,要進行正規的抗結核療法定期作X線檢查。如果滲出性胸膜炎胸水量較多,壓迫心肺,出現呼吸困難、心慌、胸悶等癥狀,必須立即去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