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心律不齊我們都不陌生,心律不齊疾病嚴重影響著患者的健康,所以當出現心律不齊的癥狀時,必須及時的上醫院就診。心律不齊起病緩慢,病程較長,患者更離不開家屬們細心的護理,做好心律不齊的工作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那么,為了避免患有心律不齊的癥狀,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下面專家將為我們講述關于心律不齊的相關知識:
小兒心律失常應該做哪些檢查呢
1.心電圖檢查是心律失常診斷的主要方法
2.動態心電圖
還可以發現無癥狀的心律失常,觀察自覺癥狀與心律失常的關系,以及心律失常是否因活動而誘發或于安靜中出現,兒科多用于以下情況:
預防先天性心臟病術后心律失常所致的猝死、診斷病態竇房結綜合征:通過動態心電圖可證實存在嚴重竇性心動過緩或室上性心動過速,從而避免竇房結功能檢查。尋找暈厥原因:心動過緩或心動過速均可引起暈厥,原因不明的暈厥患者經動態心電圖檢查,發現10%~25%系心律失常引起。
評價抗心律失常藥的療效:室性期前收縮自身變異很大,常規心電圖不能反映真實情況,一般認為通過24h動態心電圖檢查,服藥后室性期前收縮較用藥前減少50%以上為有效,達90%以上為顯效,此外尚可指導合理投藥時間,劑量等。
檢查起搏器故障
起搏器發生間歇性功能障礙,需動態心電圖監測才能發現,不同年齡健康兒童24h動態心電圖監測結果。
3.運動心電圖運動可誘發安靜時未能出現的心律失常
或使靜息時的心律失常加重。經食管心房調搏檢查食管下端貼近左房,故該方法為間接左房調搏,近年兒科已廣泛應用于心臟電生理檢查。
4.心內電生理檢查
采用電極導管插入心腔內記錄和(或)刺激心臟不同部位,進行電生理研究,可判斷傳導阻滯的精確位置和心動過速的發生機制,目前多用于結合心動過速的射頻消融治療與其發生機制的確切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