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絞痛是我國常見的疾病之一,在我國其發病率居高不下。一般來說,心絞痛的臨床癥狀并不是十分的典型,當然也不是十分的明顯,特別是在早期,當臨床癥狀明顯時,病變已屬嚴重。從而容易對心絞痛患者造成健康的損害,不過,幸而在現代醫學的背景之下,心絞痛的治療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所以,得了心絞痛的癥狀不用愁,讓權威專家講述關于心絞痛疾病的一些相關常識:
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就診并誤診為冠心病不穩定心絞痛者,女5例,男4例,年齡61~78歲,平均66.8歲。有冠心病史2例,高血壓史3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2例,無上述病史的2例。后均確診為帶狀皰疹。
臨床表現
入院前1~4d,疼痛呈發作性,劇烈,為針刺樣、燒灼樣或刀割樣痛,每次持續1~10rain,與勞累、情緒無明顯關系。5例表現為心前區疼痛,2例表現為后背部疼痛,1例表現為左季肋部疼痛。入院前心電圖示正常1例,左室高壓2例,sT段下移3例,T波低平、倒置2例。9例均以不穩定型心絞痛收住心內科。入院后均給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抗心絞痛治療,癥狀均無明顯改善。人院后2-6d,有7例患者在疼痛對應部位出現群集性的丘疹、水皰,確診為帶狀皰疹;2例經詳細詢問病史于2月前部出現過皰疹未經正規皮膚科治療,考慮為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
誤診原因
本組中誤診原因有以下幾點:(1)帶狀皰疹雖可發生在任何年齡:老年人患病率高于年輕人,有統計老年人占全部患病人數的56%66%乜,,此類人群常并發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既往有冠心病史較多見,因而易造成誤診。(2)疼痛較皮疹出現早:報告84.9%的患者先發生神經痛再出現皮疹,且疼痛出現的部位為前胸及肩背部,這與心絞痛的好發部位相似,故易造成誤診。(3)部分患者心電圖存在非特異性sT—T改變:臨床醫生過分依賴心電圖,造成誤診。(4)后遺神經痛:本組有2例在皮疹消退后仍有疼痛,據報道最長可達6個月以上。
防止誤診措施
臨床上,帶狀皰疹無特異性輔助檢查,主要靠臨床表現及典型的皮損特點進行診斷,對無疹性帶狀皰疹的診斷應與冠心病心絞痛相鑒別,特別是在老年患者,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鑒別:(1)疼痛:帶狀皰疹神經痛常沿著肋間神經分布,疼痛性質以燒灼樣為主,疼痛多無明顯誘因,服用硝酸酯類藥物對緩解疼痛無效。心絞痛表現為心前區或胸骨中下段的悶痛、緊縮感或壓榨樣痛,可放射至后背、左肩及左臂內側達無名指或至頸、咽或下頜部,疼痛時可有胸悶、心悸、氣短、出汗、惡心、嘔吐、血壓升高、心率增快等。含硝酸甘油可暫時或部分緩解疼痛。(2)心電圖:帶狀皰疹發病前后心電圖無明顯變化,不穩定型心絞痛則常表現為胸痛時ST段水平或下斜型壓低加深、波倒置加深或表現為ST段弓背向下的抬高,胸痛緩解后往往恢復至原來水平。
以上文章就是有關這方面問題的介紹,相信讀者和患者朋友一定有所了解,對您肯定也能有所幫助。在此,專家建議患者和家屬,病發原因還是要去醫院進行科學規范的檢查之后才能確定,建議盡快到正規醫院就診,以便查明原因后能夠及時針對性的治療,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給您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更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