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炎疾病多數是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臨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復發作為特征。那么,支氣管炎疾病的主要病因是什么呢?
支氣管炎疾病的主要病因為病毒和細菌的重復感染形成了支氣管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當氣溫驟降、呼吸道小血管痙攣缺血、防御功能下降等利于致病;煙霧粉塵、污染大氣等慢性刺激亦可發病;吸煙使支氣管痙攣、粘膜變異、纖毛運動降低、粘液分泌增多有利感染;過敏因素也有一定關系。
支氣管炎疾病又分慢性支氣管炎疾病和急性支氣管炎疾病兩種。急性支氣管炎疾病以流鼻涕、發熱、咳嗽、咳痰為主要癥狀,并有咽聲音嘶啞、喉痛、輕微胸骨后摩擦痛。初期痰少,呈粘性,以后變為膿性。煙塵和冷空氣等刺激都能使咳嗽加重。慢性支氣管炎疾病主要表現為長期咳嗽,特別是早晚咳嗽加重。如果繼發感染則發熱、怕冷、咳膿痰。冬季,是此病的高發季節。
在我國50歲以上支氣管炎疾病患者超過15%,不僅是疾病本身對健康的影響,5年之后,如果沒有得到明顯控制,就會出現合并癥,比如阻塞性肺氣腫疾病、肺炎性心臟病、支氣管肺炎、支氣管擴張疾病。8~10年之后,這些合并癥就能夠占上風,威脅人體健康甚至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