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先天性心臟病是很多家長會在懷孕期間對胎兒進行的一種檢查,但由于這個階段的胎兒受到的影響比較迅速,所以可能會在檢查之后才出現變化,而且輕微的變化也很難被確診,很多家長就是因為這樣的誤區導致孩子患病后仍然沒察覺,出生后就忽視了這方面的重視,這種疾病在嬰兒時期會顯現出很多的表現,不要忽視。
一部分小兒生后逐漸出現紫紺,這是由于心血管畸形造成血液中含氧量過低,醫學上稱為紫紺型先天性心臟病如法樂四聯癥。家長會發現患兒口唇、手指、腳趾發紺(青紫)而且指、趾末端變寬、變厚形似鼓槌,醫學上稱為杵狀指,這是由于長期缺氧嚴重,微血管數目增多,靜脈及微血管擴張造成的。紫紺嚴重者可見全身皮膚青紫,重癥患兒一出生就很明顯。這種青紫嚴重的患兒在哭鬧后可突然煩躁不安,面色發紺加重、呼吸困難,甚至抽風或神志不清,醫學上稱為缺氧發作,這是一種需要緊急治療的危險狀態,盡早檢查先天性心臟病患兒是關鍵。
而做為父母、親屬應認真按照醫囑,在產后為新生的嬰兒檢查先天性心臟病和定期到醫院做健康檢查,因為一些嬰兒在生下來時,心臟一切“正常”,醫生也聽不到其心臟有雜音,待到滿月后查體或以后檢查才被發現,所以嬰兒父母應從以下幾方面注意觀察孩子是否患有先天性心臟病。
1、觀察嬰兒出生后皮膚是否持續地紫紺。
2、孩子是否有反復出現神志不清的情況。
3、經常感冒,呼吸道、支氣管、肺部有無反復感染。
4、喂奶困難或嬰兒拒食、嗆咳,平時呼吸急促。
5、發育遲緩、消瘦、多汗。
6、兒童訴說易疲乏,體力較差,口周發青或長出氣。
7、查體可見身體其他部位存在著先天畸形。
大多數通過檢查先天性心臟病的手段可以發現患兒早在嬰兒期就可能出現與正常嬰兒不同的異常表現,如嬰兒在安靜狀態下出氣粗,呼吸增快每分鐘可達 40-60次,口的周圍發青,面色蒼白,特別在哭鬧和吃奶時以上癥狀更加嚴重,常常吃幾口奶就停下來喘氣;先心病患兒食量較小,食欲大多不好;這些患兒還特別容易患感冒、支氣管炎和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而且得了肺炎也不易治愈。每到冬季呼吸道感染常頻繁發生,所以患兒生長發育落后于同齡小兒,又瘦又小,不僅活動量受到限制,活動后也易感疲勞。以上這些先心病癥狀的出現是因心臟血管畸形造成肺血量增多的緣故。
當患兒逐漸長大開始行走時,常有行走數步后就喜歡蹲下休息;或常取蹲踞位和小朋友交談的現象,這些都是有診斷價值的線索,不要因為大意而忽視這些表現,及時發現對根除疾病有很大的幫助。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有以上與同齡健康小兒不同的異常表現,應及時去醫院檢查先天性心臟病及屬于哪一類型的先心病,目的是根治心血管畸形,使患兒獲得新生,能和健康孩子一樣參加學習,過豐富多彩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