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出血的原因可歸為兩類
(1)血管系統病變由于血管本身發生病變,如血管壁受損傷或血管壁的滲透性、脆性增高,引起血中紅細胞外漏,形成紫癜。血管損傷可因細菌毒素、化學毒品、維生素缺乏等引起。如單純性紫癜、性紫癜、血管內壓增高性紫癜等。
(2)血液系統病變由于血液系統凝血機能發生障礙引起的出血。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纖維蛋白原減少性紫癜、肝臟疾病所致的凝血酶原減少性紫癜、應用過多抗凝藥物引起的紫癜。
以上幾種病變均不僅僅導致皮膚出血,還會引發其他組織及內臟出血。患了紫癜,不能僅僅認為是出血,應認真進行各系統臟器檢查,排除血液系統疾病。還有一些特殊類型的紫癜,如風濕性紫癜、血栓形成性紫癜等等,均需經過系統的檢查方能找出病因及病癥所在。因此,對紫癜不應掉以輕心。
紫癜的分類有很多種方法,按一般習慣可分為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及非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有人根據血管壁變化分為炎癥性紫癜及非炎癥性紫癜。也有人根據病因及臨床表現分類。常見的紫癜及分類有如下幾種:
根據病人的發病原因來分,主要有三種
(1)單純性紫癜發病原因不清楚,一般發病較輕,無明顯的血液和血管的變化,偶爾有輕度凝血機能障礙。
(2)過敏性紫癜常由于血管壁滲透性及脆性增高而發病,血管系統發生病變,但血液本身不發生改變。因而化驗血小板數目、出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時間等都在正常范圍。
(3)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此病又名出血性紫癜,原因不明。但在有些病人的血液中可找到抗血小板因子,這種因子能對抗血小板,使血小板減少而出血。
根據臨床表現來分,主要有四種
(1)單純性紫癜一般無全身癥狀,兩下肢可出現散在針頭大小鮮紅色瘀點,壓之不退色。七天以后顏色逐漸變淡而消退。但又有新的瘀點產生。
(2)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可分為急性型及慢性型兩種。急性型較少見,可發生于兒童,發病前常有感染史。發病特點是突然發病,發熱,出現廣泛性的皮膚出血,可有大片瘀斑、血腫,并出現粘膜及泌尿生殖系統出血,血小板明顯減少,可低于5,000/mm3 。慢性型較常見,以青年較多,起病緩慢,為持續性或反復發作出血。不僅發生于皮膚,粘膜或內臟亦可出現嚴重出血。
(3)風濕性紫癜兩下肢出現略微隆起的大米粒大小瘀斑,也可出現瘀點,風團或水腫性紅斑。同時可有關節腫脹疼痛,也可有發熱、四肢無力等全身癥狀。
(4)腹部型紫癜皮膚表現同于風濕性紫癜,但可出現腹痛、嘔吐、、里急后重、大便出血等癥狀,嚴重者可并發腸套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