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發育時期(懷孕初期2-3個月內),由于心臟及大血管的形成障礙而引起的局部解剖結構異常,或出生后應自動關閉的通道未能閉合(在胎兒屬正常)的心臟,稱為先天性心臟病。可給患兒造成心理上的傷害,先天性心臟病會給家庭的幸福生活蒙上陰影,給患兒的心靈造成程度不等的創傷,影響患兒的身心健康,嚴重的可造成人格缺陷。
先天性心臟病會誘發惡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預防措施非常重要,請看具體介紹:
一、膳食保健
母親妊娠期特別是在妊娠早期做好保健,積極預防風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等病毒感染。避免接觸放射線及一些有害物質。在醫生指導下用藥,避免服用對胎兒發育有影響的藥物,如抗癌藥、甲糖寧等。積極治療原發病,如糖尿病等。注意膳食合理,避免營養缺乏。防止胎兒周圍局部的機械性壓迫。
二、遠離磁場
在懷孕早期(3個月前)盡量別在電腦前微波爐等磁場強的地方坐太長時間,因這時的胎兒還不穩定各個器官還正在成形階段很可能造成孩子先天性心臟病。
三、不碰動物
不要接觸寵物,因寵物身上的細菌及微生物也可能造成孩子先天性心臟病。
四、婚前檢查
先天性心臟病在兒童中的發病率大約為4‰~8‰,可謂常見的先天性疾病。隨著醫學水平的提高,許多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經手術治療后,生活得都很好,長大后都成家立業了。但是,所有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人在自己做父母時,都希望生育一個健康的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在婚前去醫院進行婚前檢查及遺傳咨詢。
因為先天性心臟病是一種多基因遺傳病,目前公認,先天性心臟病可由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或兩者共同作用而引起,尤以后者為重要,約90%的先天性心臟病是由遺傳加環境相互作用共同造成的。
許多人認為,先天性心臟病人手術后就和正常人一樣了,生孩子沒有危險,這種看法很不全面,他們只注意了心臟的承受能力而忽視了疾病的遺傳性。所以,要想全面了解先天性心臟病對結婚及生育的影響,可以到指定的婚前檢查單位,也可以到心臟病專科去做檢查,如做一下心臟彩色B超,根據自己心臟病的類型,聽一聽醫生的建議,進行遺傳咨詢。
溫馨提示:醫學已經證明,35歲以上的孕婦發生胎兒基因異常的風險明顯增加。因此最好在35歲以前生育。如果無法做到這一點,那么建議高齡孕婦必須接受嚴格的圍產期醫學觀察與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