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肥胖癥從外觀上即可判斷,營養史有過度進食,過食/偏食高熱卡,高油脂食物等,奶方喂養,過早喂養固體食物等,行為習慣有多食,體力活動少,占有欲強等,臨床癥狀和體征有進行性體重增加,行為偏差和全身體脂普遍增加。
一、小兒肥胖癥檢查方法
1.人體測量學指標
如腰圍,臀圍,大/小腿圍,臂圍,皮下脂肪厚度等過度增加,行為偏差。
2.血清膽固醇增高
三酰甘油,膽固醇大多增高,嚴重者β脂蛋白也可增高。
3.內分泌紊亂
常有高胰島素血癥,血糖增高,性發育常較早,血生長激素水平減低,故最終身高常略低于正常小兒,肥胖女童初潮早易伴各種月經紊亂。
4.免疫機能降低
尤其T,B淋巴細胞數量減低,細胞免疫功能明顯下降,遲發皮膚反應可轉陰,中性粒細胞功能減低。
5.肺活量
有氧能力下降,心肺功能下降,常發生肥胖-換氣不良綜合征(或pickwickian syndrome)膈升高限制胸廓擴張和膈肌運動,肺通氣減少,肺功能減弱,肺活量明顯低于正常兒童,活動中提前動用心力儲備,至心功能不足,通氣功能下降,有氧能力降低。
6.心電圖
7.胸片
心肺功能不全綜合征(pickwickian syndrome)者心臟擴大或出現充血性心力衰竭。
二、小兒肥胖癥鑒別診斷
1.內分泌疾病
甲狀腺功能低下,垂體及丘腦下部病變,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男性生殖腺功能低下以及糖尿病患兒均有肥胖表現,但各種內分泌疾病還各有其特點,易于鑒別,有關內分泌和代謝的病理改變,不是單純肥胖癥的早期表現,更不是原因,糖耐量曲線,據此可將其與經常在肥胖者身上常見到的功能性高胰島素血癥相區別,如疑及內分泌疾病的可能,可結合病情做內分泌功能檢查,頭顱X線攝片,眼底檢查等。
在肥胖兒童中還見血漿免疫球蛋白,補體C3和C4及淋巴細胞T和B的數目均低于非肥胖兒童,同時可見血漿銅,鋅水平處于亞臨床水平缺乏,經用補充鋅和銅的制劑后有所改善,月經初潮在肥胖女孩明顯早于同齡非肥胖女孩。
2.伴有肥胖的綜合
如Prader-Willi綜合征,以肥胖,肌張力低下,矮小,手足均小,智能低下,生殖腺發育不全,斜視等為其主要癥狀,Laurence-Moon-Biedl綜合征有肥胖,智能低下,視覺障礙,指趾畸形等癥狀。
3.其他
當生長障礙或身體活動量少,能量需要減少時亦可發生肥胖,如患骨骼或神經系統疾病時,長期臥床等。
溫馨提示
小兒肥胖癥與繼發性肥胖癥鑒別,除外某些內分泌,代謝,遺傳,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引起的繼發性肥胖或因使用藥物所引起的肥胖,從病史,癥狀,體征,化驗可以鑒別,主要鑒別病理性疾病與單純肥胖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