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中醫典籍中都有對瘟疫、“溫病”及藥方的記載,現代中醫藥對乙腦、出血熱等傳染病尤其是“非典”的防治也屢建奇功,對于發熱等流感樣癥狀,中醫藥的治療效果有目共睹。
禽流感的治療護理常識
中醫治療的三大藥方
一是要強調“固正氣”
應采取“適寒溫、調飲食、調情志、避勞倦”的辦法
禽流感高發期是在2~5月份,而此時廣東地區天氣轉為潮熱,人們紛紛換薄衫,這個時候特別要注意保暖,避免因增減衣服不當受寒。消化道反應是禽流感始發癥狀之一。為免腸胃不舒適,不宜暴飲暴食。另外,春夏相交之際人的情緒容易低落,再加上身體疲勞,會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
二是要“避戾氣”,遠離病原體
城市居民除了要做好個人衛生、保持房間通風良好、環境干凈,還可適當進行室內空氣消毒,可熏醋或蒼術。需要注意的是,在禽流感高發的時段,不要躲到山野里“呼吸新鮮空氣”。除了在野外更容易遭遇帶毒野生禽類以外,還因為這個季節廣東天氣潮濕,加上野外風寒重,容易沾染瘴氣。
三是需通過藥物調理來“扶正祛邪”
這一點尤為重要。身體強壯的人體內多濕火,因此也需要適當吃藥膳以清熱祛濕,例如飲用藿香沖劑、木棉花或雞蛋花涼茶;平時還可以用黃皮泡茶;煮薏米粥食用。對于老人、小孩、女性以及久病體弱者,可服用成分為北芪、防風、白術的“玉屏風散”,有助于增強免疫力。咳嗽、高熱38.5℃必須做胸透、血液檢查。
從中醫藥治療SARS的經驗來看,中醫藥防治禽流感一定要及早干預。不要等到病人被送進ICU搶救了,才想起中藥。中醫中藥的介入并非像傳說的那樣有“起死回生”的效果,關鍵是要發揮自身長處,越早使用,效果越明顯。
中藥治療的長處不僅僅針對病原體,而是通過整體治療,使免疫功能恢復正常,抑殺病毒,清除內毒素。專家指出,中醫中藥治療禽流感最宜在發病48小時以內介入,中醫對感冒、發熱的針對性治療效果頗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