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癱在生活中比較常見,很多人都因為各種原因出現這種癥狀,面癱不僅會給患者的生活帶來影響,還會給他們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關于面癱的治療方法。
面癱癥狀
1、眼瞼震顫現象:強力閉合雙眼,檢查者用力扳其閉合的上瞼,此時感到一側上瞼有細微的肌肉攣縮性顫動現象,另一側則沒有.這種面癱的癥狀存在,說明有輕度面神經麻痹,周圍性面神經麻痹多見。
2、瞬目運動:仔細觀察患者瞬目情況,可見雙側瞬目運動不對稱,這種現象意義較大.如囑患者做瞬目運動,則輕度麻痹側,瞬目運動緩慢且不完全。
3、斜卵園口征:囑患者張大口,輕度面神經麻痹時,患側口角下垂呈斜的卵園型口.與此三叉神經運動支麻痹的斜卵園形口之不同點,在于無下頜偏斜.中樞性面神經麻痹時,此征不明顯。
4、中樞性與周圍性面癱的癥狀表現在示齒或笑時,口角向健側牽引,口呈斜卵圓形。說話時,發唇音不清楚。由于頰肌的麻痹,食物貯留于頰肌與牙齦之間,以致患者必須用筷子將食物掏出。乳兒發生面神經麻痹時,吸吮受限。
藥物治療
面癱西醫治療主張早期應用抗病毒、營養神經、糖皮質激素、改善血循環的藥物。但是如果過多的應用抗生素的話,可能會產生很多副作用和反作用,使面癱患者免疫力下降、恢復緩慢、肥腫難分、水鈉潴留等癥狀的出現。
外科治療
外科治療是針對面癱晚期時的治療,外科治療可以分為動力性治療和靜態治療。靜態面癱治療的有效方法主要是將闊筋膜成條狀移植于面部,動態治療下,患側不能隨健側運動,靜態下,雙側面部表情對稱。
中醫治療面癱
治療面癱的中醫方法:以針灸治療,并以手法為主,治療過程中不加用藥物或電針。
法則:祛風通絡。
處方:合谷、太沖、牽正、頰車透地倉,地倉透頰車,風池,下關,迎香,承漿或頰承漿。每次選三或 四穴。
加減法:眼瞼不能下合、露睛流淚者,加攢竹、魚腰、絲竹空,陽白透魚腰。耳后痛者,加翳風。味覺 減退者,加廉泉。手法:平補平瀉,抽針法。
操作:合谷,太沖,風池針用瀉法,下關,牽正,迎香,平刺,采用平補平瀉法,陽白向下平刺透魚腰 ,地倉向頰車平刺,頰車向地倉斜刺,并采用抽針法,使面肌向后抽動,留針20分鐘。余穴均用平補平瀉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