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腫瘤是環境影響及外在危險因子所致,但與病人的遺傳學基礎也有關系。在我國的泌尿系腫瘤中,不論是發病率還是死亡率均占首位,近年來發病率有增長趨勢。世界各國膀胱癌的發病率相差可達十倍之多;西歐和北美最高,東歐和一些亞洲國家比較低。據上海市腫瘤登記資料:男性發病率為4.021/10萬,女性為0.929/10萬,占惡性腫瘤的1.23%。男女性別比4.8:1,好發年齡51-70歲,平均年齡54.8歲。罕見于30歲以前。患者若不治療,比出現癥狀到死亡平均只能生存16個月,約42%患者生存1年,16%患者生存2年,生存5年者的只占5%。因膀胱癌的預后與腫瘤細胞的生物特性、浸潤程度和治療及時與否密切相關。膀胱癌的發病率化學工業區比農村地區略高,國內、國外資料大致相同。膀胱癌因腫瘤的發生部位、類型、大小、發展階段、有無并發癥或轉移而表現各異。
1、血尿為膀胱癌最常見的首發癥狀,85%的患者可出現反復發作的無痛性間歇性肉眼血尿。出血量可多可少,嚴重時帶有血塊。在膀胱癌發病的全過程100%或早或晚出現血尿。肉眼血尿中約68%為全程血尿,28%為終末血尿,4%為起始血尿。
2、膀胱刺激癥狀癌腫本身的浸潤,癌組織潰瘍,壞死及感染和瘀血塊等均可成為是刺激因素使膀胱肌肉收縮而產生尿意;出現尿頻(8%)、尿急(8%)、尿痛(5%)及持續性尿意感,持續腰脹痛,癌腫侵及括約肌時出現尿失禁。對缺乏感染依據的膀胱刺激癥患者,應采取積極全面的檢查措施,以確保早期做出診斷。凡出現膀胱刺激癥狀者,一般為預后不良的征兆。
3、排尿困難癌組織脫落或腫瘤本身以及血塊阻塞膀胱內口處,導致排尿困難約占7%,甚至出現尿潴留。
4、上尿路阻塞癥狀癌腫侵及輸尿管口時,引起腎盂及輸尿管口擴張積水,甚至感染,而引起不同程度的腰酸、腰痛、發燒等。如雙側輸尿管口受侵,可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