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是冬季比較容易發病的季節,很多患者都感到冬天病癥加重,而且由于天氣的原因,治療起來比較困難。
(一)積極預防急性白血病的發生由于急性白血病發病機理復雜,目前認為其發病與物理、化學、遺傳和生物等因素有一定的關系,近來對是否由于病毒致病成為研究熱點。醫療界正在消除病因,預防白血病發生上下功夫。
目前已證實從雞、小鼠、貓、牛和長臂猿等動物中的自發性白血病組織里,可分離出白血病逆轉錄病毒,1978年日本分離出成人T細胞白血病病毒。“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加強鍛煉身體,增加抗病能力,預防病毒非常重要。中醫在抗病毒方面有優勢,一旦發生病毒感染,即予中醫中藥治療為主。
某些化學物質有致白血病的可能,尤其是苯及其衍生物,對造血組織有損傷,可引發白血病;有些藥物如用氯霉素、乙雙嗎啉、雙酮嗪等可致白血病發生;細胞毒藥物如烷化劑等可引起繼發性白血病。針對上述誘發因素,要積極加以預防,減少使用有毒化學物質的染發劑及化妝品,尤其是過敏體質及有皮損者尤應避免應用;加強勞動保護,改變污染環境,如在制鞋業中,防護措施很重要,應盡量減少或避免接觸,以免誘發本病。
對接觸放射性物質及苯等化學物品者,應加強勞動保護,定期檢查血象。
現已證實,某些藥物可引起白血病,如磺胺類藥、保泰松、氯霉素等,甚至某些抗腫瘤藥物本身也可引起白血病,在服用此類藥時,均應慎重,急性白血病病情兇險,進展較快,變化多端,合并癥多,積極預防各種并發癥,如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感染、出血等對于急性白血病的預后關系密切。
中醫預防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兩個方面。外宜防御毒邪侵害,盡量避免熱毒、溫毒、穢濁不潔之水源、污染腐敗之食物、電離輻射、藥毒損傷。注意環境衛生,適應環境變化。內在精神情志因素對白血病的發生發 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房事不節,疲勞過度都可損耗精氣,正氣受損則邪氣易于侵凌。因此,勞逸適度,節制房事,起居有常,才能有效地防止白血病的發生。飲食宜清淡而富于營養,忌食辛辣肥甘之品,少進生冷之物,食療是白血病的重要支持療法之一。白血病患者宜多休息,少操勞,舒暢情志,減輕心理負擔及克服悲觀情緒,積極配合治療,對于本病的預后具有積極意義。
(二)防治白血病耐藥問題急性白血病對化療藥物產生耐藥是導致治療失敗主要原因,是當前最難解的問題之一。
如何防治逆轉多藥耐藥是提高療效關鍵所在,西醫學在臨床上常采用鈣離子拮抗劑(如異搏定)、環胞素A等單用或聯合應用有一定逆轉效果,靜脈給藥效佳但毒副作用大,限制了臨床應用。
中西醫結合綜合治療是臨床較為實用、有效的辦法,中西藥物聯合應用,多藥交替序貫治療,大劑量沖擊治療等方法可施用于臨床,有望克服耐藥,進一步提高療效。
(三)減少白血病緩解后的復發急性白血病患者緩解后,部分病人難以避免發生臨床復發,這是醫患雙方共同關心的大問題,如何防治復發,延長生存期是治療上的一大難點。
應采取積極措施加以防治。首先是樹立患者的信心,克服心理障礙,從精神上戰勝疾病;鼓勵堅持治療,這是爭取持續緩解,防治復發,延長生存期的基礎。但因患者的經濟條件有限,對本病的認識上存在缺陷,臨床上易受到輕視。
即便是堅持了正規治療,一部分患者亦難免復發,此與患者的生物學特性、體內殘存的微小殘留白血病細胞有密切相關,前者的改變有待基因治療的研制成功,廣泛應用于臨床,可望從根本上消除疾病,防止復發;從消滅微小殘留病著手,以克服復發,針對緩解后的患者常伴有氣陰兩虛的證候,予以益氣養陰的藥物,有扶正祛邪、殺滅殘留白血病細胞的作用,有一定防治復發作用;予以間斷服用一些中藥解毒藥物以進一步清其余毒,殺滅殘留邪氣,在一定程度上對有些類型白血病可望達到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