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疾病的診斷都是通過它所現表出來的癥狀來判斷的,外陰白斑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對外陰白斑的診斷也可以通過相關癥狀來做初步診斷,但外陰白斑危害之大,又有存在癌變的可能,發病在特殊的部位,并且容易反復發作,給很多女性患者帶來了嚴重的困擾。
臨床特點
外陰瘙癢,有時可有灼熱、疼痛感。患部皮膚粗糙、呈苔蘚樣增厚,有抓痕,有時發生皸裂。局部色素減退,大陰唇、小陰唇普遍變白。外陰可見輕度萎縮,嚴重時陰蒂、大小陰唇萎縮、粘連,小陰唇部分或全部消失,后聯合縮緊,陰道口狹小、彈性消失,甚至影響排尿和性生活。
疾病診斷
除以上特有的癥狀體征外,應以病理診斷為最后結論。因為多種疾病均可導致皮膚瘙癢及色素的減退或脫色,其表現雖不同,但肉眼不易區別,即使肉眼能夠診斷也不能做到病理分型,特別是不能較早地發現不典型增生(癌前病變),有文獻報道,約50%的外陰鱗狀上皮癌常與外陰白色病變伴發。因此遇有病損不典型或有慢性皸裂、局限性增厚、潰破者,必須依靠活組織病理檢查確診。取材時要做到在病變部位:潰瘍、皸裂、硬結、隆起或粗糙處等多點取材,取材適當。方法:可先用1%甲苯胺藍涂于病變區,待自干后,再用1%醋酸液脫色,在不脫色區用活檢鉗垂直于皮膚,并深達真皮取材活檢。凡不脫色區表示該區有裸核存在,提示在該區活檢,能提高診斷韻準確率。
外陰白斑主要有如下三種檢查方法
1.局部視診
通過宮頸局部仔細觀察,可發現白色斑塊區域,但肉眼不能辨別出不全角化病變。
2.碘液試驗
這種外陰白斑的檢查方法的原理是由于上皮角化或不全角化缺乏貯存糖原能力,涂碘局部不著色,借此能發現病變的范圍。但碘試驗為非特異性,如宮頸糜爛、外翻或癌前病變等亦呈陽性。
3.電子陰道鏡檢查
這種外陰白斑的檢查方法是應用電子陰道鏡放大來觀察宮頸病變,顯然比肉眼觀察發現宮頸白斑要容易得多。據局部視診、外陰白斑病碘試驗及陰道鏡檢查,一般不難作出診斷。但更重要的是發現白斑后應進一步檢查,避免遺漏與白斑并存的宮頸早期癌變。
溫馨小提示:外陰白斑患者在治療時,一定要選擇專業醫院,進行正確的診斷,才能有效的治療外陰白斑,擺脫外陰白斑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