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患者限制多糖、多脂飲食、忌食刺激性食物,避免搔抓,生活起居規律。脂溢性皮炎,好發于皮脂腺分布較多的地方,如頭皮、面部、胸部及皺褶部。脂溢性皮炎要怎么治療呢?
面部損害多見于鼻翼、鼻唇溝和眉弓,有淡紅色斑,覆以油膩性黃色鱗屑,常滿面油光。胸部、肩胛部,初為小的紅褐色毛囊丘疹伴油膩性鱗屑,以后漸成為中央具有細鱗屑,邊緣有暗紅色丘疹及較大的油膩性的環狀斑片。皺褶部多見于腋窩、乳房下、臍部和腹股溝等,為境界清楚的紅斑、屑少,濕潤,常伴為糜爛、滲出。多見于 30歲至50歲,尤其是肥胖的中年人。本病慢性經過,易反復發作,常伴為毛囊炎、瞼緣炎,面部常與痤瘡、酒渣鼻螨蟲皮炎并發。
脂溢性皮炎是一種發生于皮脂分泌豐富部位的皮膚炎癥,病因尚不清楚。多發于頭皮、眉弓、鼻翼兩側、腋窩、胸部和背部等部位,特點是皮膚上出現黃紅色斑片,覆蓋著灰白色皮屑或油膩性鱗屑或痂皮。成年人多見,容易復發。
脂溢性皮炎的治療原則為去脂、消炎、殺菌、止癢。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發病部位和全身狀況選擇不同藥物,如抗組胺藥、B族維生素、抗生素、外用激素、抗真菌藥等。輕癥患者多無需用藥,僅用潤膚劑或維生素B6霜,即可緩解。
在生活中,患者應少吃辛辣、高糖、高脂肪食物,注意規律生活、睡眠充足、疏解壓力。如果皮炎發生在頭皮,需選用有消炎去屑作用或含抗真菌成分的洗發水。局部油脂分泌過多者,可在家煮些山楂吃,輔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