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蟲咬性皮炎多發生在夏秋兩季,好發于人體的暴露部位,如臉部、四肢等部位,主要是因患者被肢節動物叮咬而引發的,如蚊子、臭蟲、螨等,這些動物通過它們的口器刺入人體皮膚吸血,并將其唾液或部分口器殘留在人體皮內,可導致人體發生過敏反應。那么,蚊蟲叮咬型皮炎應該用什么藥緩解?
皮膚科介紹蚊蟲咬性皮炎表現為表現皮膚上出現皮疹,如紡錘形的水腫性紅色丘疹,初發時為小丘疹,隨后可發展為黃豆大小,有時丘疹的中間還會出現水皰、或血皰,皮疹四周有明顯紅暈,而且皮疹常密集分布,有時也會分散分布,并伴有劇烈瘙癢,很容易被患者抓破而引發感染。蚊蟲叮咬性皮炎一般發病后10天左右消退,但會留有色素沉著,而且很容易反復發作。具體治療方法如下:
1.患者應注意保持室內環境的清潔,避免滋生蚊蟲。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勤換衣被。
2.如果家中出現蚊子、臭蟲等昆蟲,應及時將其消滅。
3.患者應避免吃刺激性大的食物,以免對皮膚造成刺激。
4.患者在發病季節應減少戶外活動,防止病情反復發作。
5.學會自我調整,保持心態平和、平靜,避免不良情緒誘發或加重皮炎濕疹的病情。
治療蚊蟲叮咬性皮炎的方法會因蚊蟲叮咬的種類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對于蟲毒侵入肌膚,熱毒蘊結,而出現的皮膚成片紅腫、水皰、瘀斑以及身體發熱,胸悶,尿黃和舌紅,苔黃等熱毒內盛之象的蚊蟲叮咬性皮炎可采用內治法。對于紅斑、丘疹、風團等蚊蟲叮咬性皮炎,可用1%薄荷三黃洗劑外搽。如果有繼發感染,可用馬齒莧煎湯濕敷,然后搽青黛散油膏,或外搽顛倒散洗劑。對于松毛蟲、桑蟲等引發的蚊蟲叮咬性皮炎可用橡皮膏粘去患處刺毛,并用新鮮馬齒莧搗爛外敷,或涂5%碘酒。
以上就是蚊蟲叮咬型皮炎應該用什么藥緩解的具體介紹。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應積極控制感染、多曬太陽也可以預防皮炎的出現,因為會對病情產生影響。即便是一個簡單的咽炎,也要積極控制,因為它也能導致免疫力低下而誘發皮炎。可是皮炎患者,往往不愿人們看到患處,而把患處包裹起來,從而最容易錯過這一良好的治療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