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下出血是指發生于硬腦膜與蛛網膜之間的出血。它可以發生在意外的傷害(如車禍),也可以發生于非意外的傷害(例如劇烈的搖晃頭顱),當然也可以發生于分娩過程中(如產道擠壓)。對于兒童來說,硬膜下出血常常是由于腦實質內出血破入附近硬膜下腔,即硬腦膜與蛛網膜之間的縫隙。通常在受傷的當時,患兒就可能會出現昏迷。癲癇發作也迅速表現出來,但是神經定位體征則較硬膜外出血少見。在頭顱CT上,急性硬膜下出血表現為貼近顱骨的“新月型”高密度影。由于不受顱縫限制,出血會覆蓋大部分甚至整個腦表面。出血刺激腦組織發生缺血、水腫,腦組織的灰質和白質分界變得不清晰。出血加上水腫就可以導致中線嚴重偏移。在CT上雖然只發現薄薄的一層出血,但是腦組織嚴重的損傷和水腫加重了中線偏移的程度。這類患兒容易出現危及生命的情況。急性硬膜下出血的治療,一方面需要減輕腦水腫,另一方面需要開顱手術清除血腫。對于出血厚度超過1cm的患兒,有難以控制的癲癇發作的患兒,顱內壓進行性升高出現腦疝的患兒,或者有嚴重的神經功能缺失的患兒,都需要手術治療。急性硬膜下出血在吸收期常常出現硬膜下積液,而且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對于大量積液的患兒不得不選擇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