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是一種非常多見的臨床癥狀,而頭痛又包括很多種類,其中以神經性頭痛較為常見。神經性頭痛因為發病機理不同,又可分為緊張性頭痛、功能性頭痛及血管神經性頭痛。其表現與緊張性頭痛、叢集性頭痛、血管性頭痛很相似,在診斷時患者注意區分鑒別。
需與神經性頭痛區分的三種疾病
1、緊張性頭痛
緊張性頭痛又稱肌肉收縮性頭痛。主要是由于長時間的焦慮、憂郁、勞累和精神過度緊張,致使頭、頸及肩背部部分肌肉較長時間處于不良姿勢,以及因手術、外傷、感染、頸椎病等各種病變刺激,導致頸部肌肉持久性收縮而引起的頭痛,稱為肌緊張性頭痛。引起肌緊張性頭痛的原因,可分為兩類,原因不明或因精神緊張、焦慮而引起頭頸部肌肉持續性收縮。二是繼發性(癥狀性),常常是由于頸椎病、手術、外傷或感染等,疾病、反射性引起頭頸肌收縮而產生疼痛。除較長時間的肌肉收縮產生頭痛外,同時引起局部組織血流量下降,也是導致頭痛的原因之一。
2、叢集性頭痛
叢集性頭痛是偏頭痛的一個特殊類型。以中年男性多見,其表現與偏頭痛相似,故也稱偏頭痛樣神經痛。迄今,其病因尚不十分明了。一般認為是由于顱內、顱外血管擴張所致。有人研究發現本病在發作時,血中組織胺濃度增高,故認為與組織胺過敏有關,因此,有人稱之為組織胺性頭痛。叢集性頭痛發作的特點是在一段時間內,頭痛連續發作,常伴有復發緩解的特點。因表現為連續密集的頭痛發作,所以稱為叢集性頭痛(或稱群集性頭痛)。
3、血管性頭痛
腦血管疾病所致的頭痛,包括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蛛網膜下腔出血、動靜脈畸形、高血壓病、顱內血腫、顱內靜脈血栓形成、頸內動脈和椎動脈病變引起的頭痛。但是,從臨床實用及病因分類出發,原則上分為功能性頭痛和器質性頭痛。因此,以頭部血管舒縮功能障礙為主引起的頭痛即偏頭痛類列入前者(功能性頭痛)。而腦血管疾病引起的頭痛列入后者(器質性頭痛)。
臨床常常診斷為血管性頭痛,實際是頭部血管舒縮功能障礙引起的一類頭痛(偏頭痛類);而神經性頭痛,則是以高級神經活動長期處于過度緊張或疲勞狀態,以及強烈的精神刺激引起大腦功能活動紊亂所造成的頭痛。臨床除頭痛外,還常伴有一些神經衰弱的表現,如失眠多夢、注意力不集中、工作能力下降、記憶力減退等軀體和精神方面的癥狀。這也正是血管性頭痛和神經性頭痛的主要區別。但是,某些患者既具有血管性頭痛的特點,又具有神經性頭痛的臨床表現,故不易區分,臨床統稱血管神經性頭痛。
溫馨提示:神經性頭痛患者的病史往往比較長,所以病人腦部檢查時必須的,主要是做一次腦部CT檢查,可以排除腦瘤或其他器質性病變,但多次重復檢查不僅花費大量資金,造成病人經濟負擔,而且會對人體造成放射性傷害。
【參考文獻:《頭痛:常見病癥中西醫結合診治叢書》《頭痛診療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