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癱瘓及局限于一個肢體或其他部分的單癱。按照癱瘓類型分,還有“軟癱”與“硬癱”兩大類。
“軟癱”和“硬癱”的區別主要在于受損害的神經元不同:
“軟癱”是下運動神經元受到損害,所支配的肌肉力量減弱,肌肉松弛,并逐漸萎縮,同時腿反射減弱并消失,故此類癱瘓又稱“弛緩性癱瘓”。
“硬癱”是上運動神經元,即大腦的神經細胞和它發出的纖維受到損害。由于高級中樞失去對低級中樞的控制,肌肉無法隨意動作,感覺減退或消失,但肌肉張力增大,摸上去發硬,對刺激極為敏感,很容易發生不自主收縮。此類癱瘓稱痙攣性癱瘓。腦癱或高位截癱便屬這類。
從治療上說,“硬癱”難度較大,某些“軟癱”效果較好。神經細胞由于水腫等可逆性病理變化暫時推動功能的癱瘓,有可能恢復。因神經纖維損害而引起的“軟癱”,經過治療,有些可不同程度地恢復。如神經干因外傷壓迫或受傷斷裂,通過人工吻接,一定時間后可以生長愈合,恢復傳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