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能治百病嗎?”“針灸是中國醫學流傳至今的以針刺穴位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可以治療的疾病有很多,但是卻不能說可以包治百病。你怎么想起問這個”“鄰居家的林伯伯得了腦中風,我在想,是不是可以用針灸的方法治療呢?”據臨床醫學實踐證明,針灸可以治療腦中風。下面我們一起看一下吧。
中醫針灸法幫你治療腦中風
針灸療法講究穴位,每一個穴位都必須找準扎準,否則會危及生命健康。把脈交會穴是指奇經八脈與十二正經脈氣相通的八個吁腧穴,它們均分布于四肢肘膝關節以下加強和溝通了十二經脈與奇經八脈的聯系。臨床上既可應用單一穴位治療各自相通的奇經病癥,又可相互配合使用,治療范圍頗廣,我們把八脈交會穴理論運用于腦中風病的臨床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療效。
那么針灸的八脈交會穴是如何運用到腦中風治療當中的呢?八脈交會穴包括內關、公孫、列缺、照海、外關、足臨泣、后溪和申脈穴。其中內關穴為手厥陰心包經與陰維脈相通之穴,其功能為鎮靜安神,和胃止痛,亦為本經絡穴。公孫為脾經絡穴,有健脾和胃利濕的功能。再腦中風病治療中兩穴既可單獨應用,又可合用,起到調理脾胃,化痰祛濕及鎮靜安神的作用,適用于風痰淤血閉阻脈絡證,痰熱腑實、風痰上擾等證。對同時合并心系病癥的患者還有補養心氣、寬胸理氣之功。列缺為肺經絡穴,通過經絡,可疏風解表,宣肺止咳。照海為腎經腧穴,通于陰分,功可滋陰安神開竅。對于陰虧于下,陽亢于上,內風煽動,而易招至外風者,照海可滋腎水,補腎陰,潛陽而治其本,列缺則可驅風疏風治其標。且腎經循喉嚨,夾舌本,故可治舌強不語之等癥。列缺還可兼治口眼歪斜及頭痛。后溪為手太陽小腸經輸穴,可疏經止痛。申脈為膀胱經穴,可止痛疏筋,腦中風合并癲癇或有精神癥狀時,可用二穴止痙安神。對后期病人肢體攣縮抽搐疼痛者,兩穴可用以緩急止痛。外關為手少陽三焦經絡穴,功可疏肝利膽,疏風(內風)止痛。足臨泣為足少陽膽經疏穴,有疏利肝膽,清頭目而止痛的功效。腦中風病多以陰血虧虛為本,風、火、痰、瘀為標,與肝膽密切相關,故可用二穴疏理肝膽,且兩經分別巡行至顛頂及頭部兩側,故腦中風合并頭痛時可用其疏經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