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臭在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雖然不具有傳染性、對人體沒危害,但難聞的氣味常給患者的生活、工作和交際帶來較大困擾。中醫稱狐臭為“體臭”、“狐燥”、“狐氣”、“胡臭”,認為其病因多與先天稟賦有關:患者稟于先天,承襲父母腋下穢濁之氣,熏蒸于外,從腋下而出而發為狐臭;或因過食辛辣厚味之品,致使濕熱內蘊于腠理汗孔所致;或由天熱衣厚,久不洗浴,使津液不能暢達,以致濕熱穢濁外墮,熏蒸于體膚之外而引起。
同時,中醫根據狐臭的發病原因,將其分為濕熱熏蒸型和穢濁內壅型,其中穢濁內壅型常有家族史,多在青春期開始發病,夏季或多汗時,臭氣加劇,不可近人,尤其腋下有棕紋縷孔時,汗出色黃如柏汁沾衣;耳道處潮濕或發粘,耳垢通常為黃色柔軟稀薄或粘稠的油脂狀物體,舌脈可如常人。
濕熱熏蒸型患者常無家族史,好發于夏季,腋下多汗,染著襯衣呈黃色,經洗浴后可暫時減輕或消除,患者常見舌紅苔膩,脈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