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是骨科的常見病,目前的發病機制有3個,即機械壓迫機制、炎性反應機制和神經體液機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
經常震動
最常見的人群為司機,長期處于坐位及顛狀態,腰椎間盤承受的壓力增大,長期震動致使椎間盤壓力增高,加速椎間盤的退變或突出。
不良體位
工作時,需要不斷更換體位,包括坐、站、臥及難以避免的各種非生理性姿勢,容易使椎間盤遭受外傷或累積性損傷,例如抬舉重物,常因為不良姿勢常誘發本病。
脊柱畸形
先天性及繼發性脊柱畸形的患者,由于椎間盤不等寬,并且常常存在扭轉,使得纖維環所承受的壓力不一樣,容易加速椎間盤的退化。脊柱畸形患者是腰椎間盤突出的高發人群
外傷
急性損傷,如腰扭傷,在失去腰背部肌肉的保護情況下,容易引起椎間盤突出。
過度負重
腰椎間盤突出的高發人群為體力勞動者,因過度負荷造成椎間盤早期退變。研究發現脊椎負重100Kg時,正常的椎間盤隙變窄1.0mm,并向側方膨出0.5mm;椎間盤退變時,負同樣的重量,椎間隙變窄1.5-2mm,向側方膨出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