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腹瀉的流行季節
因此,這一季節無論是外出旅游還是在家聚會、聚餐,都應注意腹瀉的發生、治療和預防。由于氣溫較高,加之秋雨偏多,濕度較大,食物放置后容易腐爛和變質,使得致病性細菌滋生活躍。適逢旅游季節,人們外出度假、聚餐和婚慶將劇增,如果不注意飲食衛生,吃了這些食品常常會引起急性胃腸炎,表現為急性腹痛、腹瀉、食欲減退和惡心嘔吐等。幼兒與成人發生秋季腹瀉的病因和處理方案也有差異,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高度重視,減少秋季腹瀉的發生。湖南省人民醫院小兒先天性心臟病介入診療中心袁勇華
幼兒秋天腹瀉較為多見,以2-3歲的兒童患者較多,主要是由于秋天天氣涼爽,嬰兒的消化道不易適應高溫氣候而減少消化酶的分泌,進一步降低了消化功能,氣溫下降后利于腸腔內病毒生存,兒童秋季腹瀉大多是以感染腸道輪狀病毒為主,臨床主要癥狀包括腹瀉、嘔吐和感冒。輪狀病毒感染后,這些病毒集中在小腸,引起腸道黏膜的損傷,引起腸道黏膜上皮大量的水分,水分不能吸收,時間長了就會腹瀉,大便稀水樣粘液樣,像蛋花湯,嚴重的時候出現膿血便,并伴有脫水現象,口干,體重下降,皮下的水分減少了。另外,少部分幼兒腹瀉是由于腸道細菌感染引起,如痢疾桿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
兒童秋季腹瀉的臨床診斷主要通過糞便病毒學的診斷,大便的培養,病毒的特異性標志物的測定。明確是輪狀病毒感染,主要通過抗病毒治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糾正水分和電解質的紊亂,可以使用腸道微生態制劑調整腸腔內微生態的穩定,以及腸黏膜保護劑等。另外,針對對癥治療,控制發燒、控制腹疼。若沒有明確證據證實合并有細菌感染存在,不要使用抗生素治療。若檢測有腸道細菌感染,則建議使用有效的敏感抗生素治療。在平時生活中,應該注意衛生,餐具經常消毒,保持房間內空氣流通,食物一定要清洗干凈,喂養時注意不要將有害病菌人為地從口腔攝入等。
對于預防秋季腹瀉發生,主要措施有
1. 食用的動物性食品或海產品,在食用前必須煮熟、煮透。海魚、海蝦、海蟹、海蟄等海產品中常存有副溶血弧菌(又稱嗜鹽菌),人們吃了未熟透的上述海產品后,可引起副溶血弧菌的感染。而豬、牛、羊、雞、鴨等動物內臟、肌肉、蛋及乳制品常污染有沙門氏菌,因此人們在購買各種醬制品或熟肉制品后,在進食前應重新加熱,以防沙門氏菌感染。
2. 不吃腐敗、變質的食品。剩飯、粥、牛乳、乳制品、魚、肉、蛋等易受葡萄球菌腸毒素的污染,若被人們食入可引起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因此,剩飯、剩菜等在食用前必須充分加熱,從冰箱中取出的食物也應加熱后再食用。
3. 加工生食和熟食的餐具應分開,以避免交叉污染。此外,不在不潔攤位購買食品或進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和飲食習慣。在對腹瀉患者的治療及護理時應注意對患者的隔離,例如,應隔離痢疾患者至癥狀消失后一周,患者使用的餐具應同其他家庭成員所使用的分開存放,用后可在沸水中煮沸,以達到消毒的目的,患者使用過的被褥可放置戶外日光照射半小時,可起到很好的消毒效果。
由此可見,腹瀉并不可怕。然而,我們不僅需要注意個人衛生,食品衛生,將腹瀉“拒之門外”,更重要的是加強鍛煉,增強機體抵抗力,防患于未然。